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走进“上黄村”

  7月14日上午,校党委书记李兴旺一行在调研完云雾山后,顶着宁南丘陵山区的烈日,下午2点40又走进我校水保所专家为改变宁南山区而坚守了40年的宁夏固原上黄村,实地探访专家们创造的“上黄经验”。

  “西农大的亲人们来了,快进来坐。”固原市原州区水利局干部、上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杜军热情招呼大家走进村委会会议室,和上黄村党支部书记黄正军、村委会主任黄玉孝一起热情地招呼大家先吃点西瓜,消暑解渴。

  13日下午,在接待完前来学校调研的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刘贵芹后,李兴旺书记又马不停蹄地驱车近400公里赶到固原。一行人中,有把半生时间留在这里的80岁果树专家施立民,有在这里工作了整整40年的草地生态学专家程积民,有当年被上黄村村民称为“小赵”的土壤学专家赵世伟,有指导村民发展香菇产业的食用菌专家李鸣雷,还有固原生态试验站的新一代专家魏孝荣、李伟、郭梁、常小峰、金晶炜、方怒放,以及学校水保所党委书记杜永锋、所长冯浩,草业与草原学院院长呼天明、场站管理中心主任朱荣科、基建处处长杨玉科,等等。

  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的西吉县、海原县、固原县(今原州区)以及泾源县、隆德县、彭阳县、同心县等,过去被称作“西海固”,有着“苦甲天下”之称。

  “庄稼么,种上一料子,抢回一抱子,收回一帽子。”“太穷了,一家人共用一条裤子那可是真事。”黄正军与黄玉孝回忆40年前,那情景似乎就在眼前,“山里人都想办法往出跑,而水保所的专家们却往进走,不断有人到我们这个地方来考察。1983年,他们就在村委会所在的这个院子盖起一排土木结构的房子,住下了。”

  “山仑、巨仁、陈国良、贾恒义、王继武、李锐、程积民、李立、施立民、侯庆春……”说起来这些水保所专家,黄玉孝如数家珍。“施立民老师去年还来上黄村做调查,准备出一本书《宁夏果树》。”黄正军说,1986年,施老师在村里推广红梅杏,说了十几回,自己才很不情愿地领了30株。三年后,红梅杏挂果了,“味道好、上市早、耐储藏,效益好多了。”

  “仙桃第一口让上黄村人吃了。”杜军说,从1983年建点,一代又一代的水保所科技工作者接力在上黄村及宁南山区研究、示范、推广,山变绿了,百姓富了,“上黄经验”从这里走向整个南部山区。今日的上黄村早已成为宁南山区有名的红梅杏基地、早酥梨基地和香菇基地,新的产业正在这里抚育并向外辐射。


在上黄村村委会就餐

  “领导和专家们快吃饭!”杜军激动地说,“亲人们回来了,我们的饭菜虽然简单,但这是我们上黄村人的真诚心意!”炖羊肉、萝卜丝、黄瓜丝、洋葱拌木耳、大葱段、油白菜炒香菇,花卷馍,村民们把他们感激学校的心意端了上来。

  “这是一顿难忘的午餐。”李兴旺动情地说,这顿家常饭,饱含着西海固干部群众对西农人巨大贡献的肯定,以及和西农人不可分割的深厚感情,也充分体现了黄土精神、西农精神与科学家精神。

  李兴旺表示,学校将继续支持固原生态试验站的工作,希望生态试验站的青年一代科技工作者握好接力棒,打造新版的上黄经验,为西海固人民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奉献更大的西农力量。

  临别之际,李兴旺一行与上黄村群众在村委会大院里合影留念。


李兴旺一行与上黄村群众合影留念

   

编辑:支勇平

终审:闫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