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学院】合阳县一位老党员眼中的脱贫攻坚
7月18日,园艺学院赴合阳县脱贫攻坚调研队前往坊镇东清善村进行入户调研工作。该村村支书带领调研小组来到一位特殊老人的家中,这位老人姓颜,合阳县路井镇党定村人,今年已经82岁,因为一些特殊原因,目前在该村独居。
调研小组在与村支书的简单交谈中得知,该老人党龄43年,担任党小组组长40年,是一位有文化、口才好、腿脚好的老党员。随后调研小组就老人的党员经历以及他对脱贫攻坚的理解进行了访谈。
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
颜老目前仍担任东清善村的宣传员、发报员,据悉,他已经坚持这份工作多年,风里来雨里去,数年如一日,从未间断。宣传党的扶贫政策,通知村中召开的技能培训,为村民们及时发放报纸,这些工作几乎没有任何的报酬,所以颜老可以说是尽义务为村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爱好通过编快板、写民歌这种村民们感兴趣的方式来宣传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政策,而且投递并发表了不少诗歌。
“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颜老在交谈中引用了这句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话,他提到如今农村老年人普遍享受着高龄补贴、社会养老保险、残疾生活补贴等政策,这些都是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保障。颜老人表示,老年人也有一定的精神境界,东清善村的老人们无论是年龄大还是身体残疾都没有一个躺倒不干,只等政府补助的。而政府的乡村振兴政策也的确使老年人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老党员待分发的报纸和他的诗歌纪律本
“造血功能”是脱贫的财富
凭借着多年的广播宣传经验与对政府政策的详细了解,颜老对脱贫攻坚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解。他认为扶贫需多种方法相结合,比如提供工作岗位,直接补贴或者技能培训,这些都不能只是单一进行,否则扶贫工作就不够完善。
颜老还提到了扶贫要“扶志扶智”,也就是帮扶那些有志气志向和头脑有智慧的人,这样的扶贫才更加的有意义。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也提到了人要具有“造血功能”,而不是一味的靠“输血”,即人还是要靠自身的能力来脱贫致富,而不是仅仅靠政府帮扶,要切忌养成“懒汉思想”,否则永远都无法真正脱贫。
党的正确引领是人民的财富
据了解,合阳县坊镇东清善村于2018年年底基本上已经脱贫摘帽,今年主要是巩固工作。
据颜老回忆,自扶贫以来,扶贫大队根据各户情况按户施策,他们一周两次的进行入户访问,精准帮扶。并且村上扶贫干部与上级扶贫领导也经常深入基层来讲授政策以及了解民情。
对于扶贫的效果,颜老表示如今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村容村貌,群众思想和经济文化生活上都已经焕然一新,而这些变化主要是来源于党的引领。颜老也认为,中国能从贫穷走向今天,与党的正确领导是分不开的,中国人民需要党的引领,党也需要用好的政策来造福人民。颜老表示,自己坚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一定能实现。(邓婕/文 任行 田可新/图)
【水建学院】数百颗“小水滴”奔赴祖国的田间地头
水建学院以“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合理布局、多方受益”为原则,围绕“乡村振兴”“青年红色筑梦”“守护绿水青山”“建国70周年观察团”等主题成功立项20支社会实践队伍,组织300余学生赴陕西、武汉、甘肃、四川、云南、山东、河北等地,开展理论宣讲、科技支教、环保支农等活动。自7月中旬,一个个身着绿色短袖的“小水滴”踏上了前往祖国各地的征程……
红色基地,党旗飘飘
为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强化使命担当、弘扬革命传统、坚定文化自信,学院赴延安学习延安精神调研服务队、赴邯郸涉县红色革命区调研服务队、赴武汉红色之行调研服务队等队伍通过深入革命老区、追寻先辈足迹、感受革命旧址、重温红色历史、接受革命教育,进而汲取“红色营养”,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家国情怀。
参加红色寻访的学生干部厉慧杰临行前这样说道:“虽然我们大部分是团员,但是我们仍会高举旗帜,在思想和行动上努力向党中央靠拢,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老同志给队员们讲抗战故事
深入一线,助力脱贫
学院赴镇巴县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生活生产情况调研服务队、赴渠县教育调研队、赴丹凤县进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考察调研服务队等多支队伍通过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当前农村存在的扶贫搬迁人员生活、生产情况等进行调研,使广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民情,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树立目标。
赴陕西合阳义务支教调研服务队王嘉兴感言:“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环节,来到黑池镇中心小学,通过将自己在校所学的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在广大农村传播,以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对自身的人格塑造起到了积极作用。
赴镇巴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生活调研队
承大禹志,立德功言
学院充分利用学科特点,依托农业水土工程、水文及水资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优势组建学生赴甘肃省张掖调查干旱类型及灌溉情况、赴秦岭佛坪岳坝镇进行产业结构与美丽生态调研、赴陕西韩城梁山光伏发电站围绕清洁能源在农村的发展现状以及普及情况展开调研。
调研的时光很辛苦,但很充实。“我们很骄傲能够被居民们信任。我们也很荣幸,能够为国家的生态环境改善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今后,我们将不断继承和发扬‘诚朴勇毅’的校训和‘承大禹志,立德功言’的院训,努力做好新时代水利人。”参与实践调研的水资182班赵乾佐感言。
赴佛坪岳坝镇美丽生态产业结构调研队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扬。同时,“小水滴”们深刻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勇于担负时代使命、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李培铨 吴乔)
【动科学院】养殖科技服务队在吴堡开展调研和培训
7月18日—7月21日,动科学院养殖科技支农服务队联合榆林市吴堡县团委前往慕家塬村开展羊产业、文化产业调研,并进行山羊养殖培训。吴堡县团委书记尚莲莲,团省委驻慕家塬村第一书记王峰,指导教师、动科学院安小鹏副教授及全体队员参加了活动。
队伍调研慕家塬山羊养殖情况
服务队一行深入基层调研了慕家塬村多个山羊养殖户的养殖情况,并就每个养殖户在养殖过程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耐心的讲解,帮助农户规范操作、科学饲养。调研结束后,安小鹏副教授分析了当地自然条件及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从良种的重要性及如何选种、成本的必要性及如何考虑人工成本,特色产业品牌的重要性及如何打造特色品牌、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及如何饲养管理、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及如何预防与治疗疾病、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及定期进行粪污的清理、圈舍的消毒等方面对慕家塬村山羊养殖户进行了针对性的产业脱贫技术培训,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与改进方案。
王峰表示,安老师的培训讲解非常接地气,结合当地的具体产业情况作出了符合实际的指导性建议,希望这样的技术培训多多举办,从而更好的开展科学养殖,实现科技致富,为吴堡县脱贫攻坚注入更多西农力量。
服务队一行还对吴堡县文化产业开展了调研,走访参观了吴堡县毛主席东渡纪念碑、黄河二碛、吴堡石城、同源堂等著名红色革命圣地、历史文化遗址,深入了解吴堡县文化产业,学习先辈楷模精神,立足当下时代发展,不忘初心,砥砺奋斗。
队员李文斐表示,此次活动收获颇多,不仅加深了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也加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侯国超 冯来顺)
编辑:靳军
终审:杨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