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柬埔寨和埃及的5名国际留学生第一次和4名中国学生一起,在林学院康永祥教授、刘光哲副教授和侯琳副研究员带领下,从沙漠到森林,收获了满满的中国生态修复经验,体会了别样的暑期感受。
强化专业实践是亚太森林网络组织(Asia-Pacific Forestry Network)奖学金项目订单式培养的内容之一,探索的“西农模式”在2019年“一带一路”亚太区域林业合作国际研讨会获得很大反响。今年的专业实践活动时间长、内容丰富,涉及野外考察、国别交流和参加国际会议3个部分,行程从关中、陕北到陕南,再从校园到内蒙古“一带一路”亚太区域林业合作国际研讨会现场,在与中国学生共同生活和交流的过程中,国际学生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也感受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
在陕北学习治沙技术
在陕北沙地植物园学习
在陕北学习治沙植物种植技术
学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控实验设计
学习黄土高原5000年柏树保护技术
与安塞试验站的中国研究生交流
在秦岭生态保护站学习
在陕西亚热带茶园学习
在陕西安康试验站学习亚热带果树管理
和中国学生一起交流虫害诊断技术
国际学生在做国别报告
在内蒙古参加“一带一路”亚太区域林业合作国际研讨会
路途中给柬埔寨同学过生日
编辑:张琳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