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8日,我带着期待与责任来到了陕西省镇巴县观音镇挂职,担任科技副镇长,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感动和成长。8月13日,我们告别镇巴乡亲启程返校。掐指算来,我已在镇巴挂职生活了整整160天,回首这五个多月的特殊实践经历,我有四个方面的12句话想分享给下一批即将奔赴各挂职单位的师兄师姐和师弟师妹们,希望可以帮助你们找到方向并发光发亮。
三个加快适应。
一是加快适应生活环境。这里的生活或许简陋亦或许单调,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加快融入到这里的生活,慢慢你会发现这里的生活别样美丽。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它有格外的宁静和安逸;远离了高楼和大厦,它有青山绿水和魅力云海。
二是加快适应人设转型。初入挂职单位,我们或许带着学生的稚气,但是我们要始终记得自己来到这里的责任与目的,尽快从原来的学生身份转换过来适应新的身份和工作,并尽自己的努力创造校地合作,提供有意义的帮助。
三是加快适应语言障碍问题。我是一个山西人,对陕西的语言本就不太熟悉,但是来到镇巴这里的语言更偏四川音,刚来的时候把我听的云里雾里,完全不知道大家在说什么也插不上话,大家都是当地人,很少说普通话,于是我琢磨大家的语调和口型,坚持记录会议笔记,慢慢听得多了自己也会说那么一句。现在只要听见哪里有镇巴话,我都会不自觉的感到亲切。
三个倍加珍惜。
一是倍加珍惜学校提供给在校学子的“基层挂职实践平台”。作为一名在校学子,能够参与基层挂职,不仅仅是对自身能力的认可和鼓励,更是接受锻炼、丰富经验、增长才干和提升视野的难得机会。
二是倍加珍惜挂职单位的优待。基层工作人员拥有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能够从学校到基层挂职锻炼,是一种新的体验和成长,通过参加各类会议活动,增加了与各级领导的接触、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是开阔的工作视野、锤炼务实作风、培养时效观念的绝佳环境。
三是倍加珍惜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关心支持。挂职五个多月以来,乡镇的各位领导干部全力支持,各位同事也把我当做“一家人”一样,一听说我是外地人都对我格外关心照顾,无论是在生活上对我的关心还是工作上对我的指导,热情的态度,真诚的相待,都让我非常感动和难忘。
三个积极主动。
一是积极主动做文字写作工作。来到挂职单位后,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岗位和更高的标准,我始终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坚持多看多问多学多记,利用旁听各种会议、参加各类活动的机会,注意听领导讲话、学同事办事,掌握了领导讲话的种类、上报信息的格式,平时会积极主动撰写活动或会议后的新闻稿,经过不断地修改和积累,文字功底和思维能力逐步得到增强。半年来,撰写领导讲话、调研报告和各类信息20余篇,已发在校园网学生天地4篇、汉中市新闻网1篇。
二是积极主动做好领导服务工作。一直以来,我秉承坚持干好每件事,过好每一天、不图面子虚荣、只讲多干实事;面对每天的新情况新变化,始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主动担起工作责任,坚持交给我的任务一定要干好,没有任务时要学会自己主动找任务,切不可自己等事干、浪费光阴;坚持脚踏实地、务实吃苦,能自己干的自己干,自己没经验的主动请教单位有经验的同事,切不可盲目逞能,答应自己干不了的工作,也不可脱离集体独自行动。
三是积极主动做好总结归纳工作。学会在每一次亲身实践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提升技能、增长才干。挂职以来,我每天都会把下乡的经历整理成word文档并附图、坚持写日记;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帮助下,参观并了解了观音镇所辖的14个村,掌握了每个村的基本情况;配合完成了大市川村的两不愁三保障的排查调研工作并负责撰写了调研报告;在得知大市川村对发菌技术的渴望后我积极联系了学校的苏超教授,在苏老师的帮助下撰写了《蚕桑枝产业一体化技术报告》;总结了该地区的脱贫经验投稿完成了一篇《脱贫攻坚背景下研学活动新模式的实践研究—以镇巴县观音镇为例》。
三点切实体会。
一是切实体会到脱贫攻坚之难,只有深入基层的人才懂。作为挂职干部,我们只有短短的半年时间,如何利用好这半年的时间是很关键的问题,我们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找准自己的位置,我们的任务是深入基层学习并发挥适当连接纽带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明白靠我们一己之力实现脱贫攻坚很难,我们能做的是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添砖献瓦。在工作中要以“积极饱满热情”的精神状态,把自己当作一名正式干部来看待,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工作细节、规范工作程序,自觉带好头、作表率、树形象。
二是切实体会到所有的幸福和成绩都是大家一同奋斗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学校的支持、离不开科技镇长团的成员同时也离不开乡镇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包容。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代表着一个团体、整个学校的荣誉,因此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必须要严于律己,以身作责。
三是切实体会到大山深处人情暖。融入一个新工作单位的过程,也是感情逐步加深的过程,感情深厚了,环境顺心了,工作也就安心了,即使加再多的班,干再重的活,心情也是愉悦的。在这里的每一天我都感觉非常的充实和愉悦,喜欢和大家一同为同一个方向努力的感觉、怀念和大家一起在政府廉灶社吃饭的欢乐时光、享受晚饭过后一同聊天散步的林荫小路。
时光易逝、未来可期。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要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注重在实践中加强磨练、增长本领;要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成一番事业、做好一番事业。希望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从我的故事里读出安心,带着坚定地信念奔赴远方、发光发热。
作者简介:秦永凤,园艺学院农艺与种业18级硕士
编辑:徐鑫
终审:郭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