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走进校友】(8)58年坚守,他是“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典范

——记校友、第七届全国道德楷模梁增基研究员

  9月7日,当记者一行来到长武县农技推广站,刚刚获得全国道德楷模、86岁的梁增基研究员放下手头正在进行的小麦杂交后代挑选工作,热情地迎了上来,在不足1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操着浓郁的广东话,向我们讲述了自己58年坚守西部,攻克渭北旱塬小麦育种难关的创新故事。

知农爱农   立志造福百姓

  1933年,梁增基出生于广东省高州市,家境贫寒的他小学毕业后,就辍学在家,一边看书,一边劳动。新中国成立后,梁增基重新获得了读书的机会。1957年高中毕业,经全国统考,梁增基被西北农学院农机系录取,由于眼睛色弱,被调剂到农学系,从此,不经意的转行成为梁增基一辈子的坚守。


梁增基西农上学期间,1959年在陕南商县沙河子劳动锻炼跟同学的合影(右二)

  初入大学,梁增基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上课听不懂老师的口音,而他的广东话老师也听不懂,但他并没有气馁,一边摸索,一边积极与同学交流。1958年在陕西商县劳动锻炼期间,他专门开辟了一块水稻试验田,开展科学实验,一有时间就去观察、记载,比较试验结果。

  1961年,梁增基大学毕业了。他积极响应党中央“到农村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背起行囊,带着满腔热情来到了偏远贫穷的陕西长武。

  几间土坯瓦房、一张漆皮脱落的三斗桌、一条三条腿板凳、一个没有席片的土炕,照明用煤油灯,吃的是窖水,眼前的一切确实让梁增基大大吃了一惊,但从小吃红薯长大的他并没有被吓倒,而是放下行李,就要求领导分配工作,跨出了扎根黄土地的第一步。

  当时的长武农业生产技术相当落后,庄稼出现病虫害,农民第一时间去求神;发给农民示范的化肥,不会用,用铁铣满地一扬却烧死了小麦,还埋怨政府给的是坏东西。这一切,梁增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结合生产实际,他手把手为农民示范病虫害防治、水肥土基本知识,奔走在农业推广第一线。

  六十年代的渭北,耕地全部种粮都不够吃,虽然大部分是种植小麦,一年到头,老百姓吃的是高粱、杂粮。那个年代,下乡都是在老百姓家里吃派饭,当梁增基就着开水调的辣椒面粘馍吃,看到老乡面黄肌瘦的小孩眼巴巴盯着为他“特供”的掺有少许细粮的高梁馍时,他的眼眶湿润了。再看到由于连年冻害、条锈病、干旱、倒伏让老品种和引进的外来品种单产不过百斤,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赤诚为人民服务的真情,激励梁增基暗下决心,一定要培育出适合当地生产实际的小麦良种,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

强农兴农   交出满意答卷

  20世纪60年代,长武县农技站既无试验基地、研究场所,更没有技术基础,要搞小麦育种,真的是一穷二白。但梁增基敢想敢做,敢为人先,缺育种材料,函请全国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邮寄;没有经验,利用到杨陵参加全国小麦育种协作会议的机会,向学校老师、农科院专家请教;没有钱,就自己动手整地划区,拉行开沟,耕作、下种、锄草、施肥、防虫、选株杂交、单收单打,一干就是半夜甚至通宵……

  从农场借来二亩地起步,条件是自己种,收获物归农场,他只要资料和微量资源,就这样,梁增基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当时旱地育种是个全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梁增基凭着顽强的“钉子”精神,在实践中探索真知。他走遍全县调查生产,勘查研究土壤质量,深入分析历史和气象资料,在对省内外引进的100多个品种特性的观察及其对各种灾害的反应中,梁增基认真观察摸索思考,总结各个品种的优点和缺点,从中确定了适合当地生产实际的育种目标,再在育种实践中进行验证。即便是“文革”动乱年月,他的小麦育种工作也从未间断。

      日出日落,星移斗转。风雨兼程,梁增基为祖国、为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1971年,梁增基用独创的“锈病独立组合抗源”方法培育出条锈免疫、抗冻、抗旱、丰产的小麦良种“702”和“7125”,作为主栽品种在咸阳北部、平凉地区和黄陵、天水等地推广,部分县推广面积达45%,累计推广600万亩以上,使长武小麦亩产首次跨越100公斤。“7125”被确认为全国抗锈品种之一,在北京农展馆展出。1978年梁增基又培育出抗锈丰产性更好的“秦麦四号”,被甘肃农科院平凉农科所用作育种资源,培育更多的抗锈品种。这些品种的推广在渭北形成了一道锈病的封线,阻隔锈病南北传播,用植物病理学家、陕西植保所刘汉文、路端谊研究员的话说,形成了一道“锈病隔离带”,1989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梁增基1986年考察他选育的长武“131”小麦新品种

  此后,梁增基针对化肥上塬后高秆易倒,1983年最早培育出半矮秆、大穗粒抗旱高产品种“长武131”,把旱塬小麦由低产作物变为高产作物。1994年后相继育成水平更高的“长武134”“长旱58” 等国审品种,加上 “7125”“702”“长武131”和后来的“长航一号”等4个省审品种,把长武小麦亩产由六十年代的50公斤提高到千斤水平,累计推广1.2亿亩,增产30亿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60亿元以上。“长武131”在长武旱区亩产突破400公斤时,赵洪璋院士称赞说:“旱地小麦亩产400公斤,了不起!”2010年,水保所在长武用“长旱58”进行千亩小麦高产示范,亩产超千斤,中科院院士李振声说:“旱地小麦育种,梁增基是王牌!”这些品种的大面积推广,让祖祖辈辈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农民喜上眉梢心里甜,于是就有了“旱塬小麦创奇迹,吃粮想着梁增基”的民谣。

  58年来,梁增基一直奋斗在科研前沿,在长武县育种和育种阵地均为空白的基础上,实现了五个突破,一是最早独创 “锈病组合独立抗源”的方法,解决了高强抗锈问题;二是最早把旱区小麦由高细秆小穗粒的低产作物变为半矮秆大穗粒的高产作物;三是最早用多品种复合杂交,选育出多抗优质的“长武134”;四是西北水保所在长武示范“长旱58”,突破旱地亩产千斤的高产纪录;五是在长武确定的高产播期,克服了过去育种植保专家长期致力研究至今未能克服的病毒病。

情系三农  奉献毕生精力

  58年来,梁增基始终不忘初心,信守当年“到农村去”为农业做贡献的诺言,同时秉持着“索取是为自己,再多也没有意义,奉献是为社会,这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的人生哲学,践行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着扎根基层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理想追求。

  当时和梁增基一起来到长武工作的25名大学生,带着惆怅和无奈先后离开,而他却仍然坚守在贫瘠的黄土高原上。陕西省农科院和甘肃省农科院曾调他去工作,他都婉言谢绝。他说:“我的事业在这里,离开了长武,小麦育种就要另起炉灶,我不能走。”

  为了创造良好的研究条件,梁增基四处奔波、多方努力,亲自动手,由国家投资19.7万元,建设起了目前有500多万元固定资产的试验基地,还把省上给的少量育种经费一点一滴节约下来,购置相关试验设备。

  1997年,“长武134”刚通过审定时,当时小麦种子炒得很热,1公斤卖到80元,但梁增基却不以公斤卖,而是装成二两的小袋,分散供给农民,保证人人有份,促使群众自繁推广。

  梁增基热爱小麦育种事业,用助手张俊兴的话说,梁老师不知道国务院的法定节假日,只关心小麦育种的各个环节。2005年退休后,每周仍至少三天都要到实验基地,工作忙了,中午随便吃一碗面条接着干。在家里的时间,不是整理实验资料,就是翻看文献,常常忙到夜里11点半才休息。

  作为陕西省劳模、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三秦楷模,梁增基可谓声名远扬,但他从不图享安逸,更不居功自傲,始终便服简装出入机关单位大小会场,奔波于田间地头山村农舍;现在依然住在50多平米的廉租房,用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木匠打造的几件旧家具,依然过着每天三个蒸馍一个蛋、一盘青菜一碗豆浆一碗稀饭的生活。用老伴的话评价,梁增基就是一根筋,心里只有小麦育种。


梁增基和农民交流旱作小麦种植要点

  2011年,咸阳市授予梁增基“特别贡献人才奖”,所得5万元奖金,他全部捐赠给了贫困学生。咸阳市最高科技奖15万元、长武县突出贡献奖5万元,梁增基给单位作了科研经费。自己的工资也经常拿出来给单位作零用或没有发票的开支。

  今年9月5日,梁增基获第七届全国诚实守信模范荣誉称号,成为全国58名道德楷模之一。9月6日早上9点,与往常一样,梁增基来到试验站,与助手一起挑选杂种小麦后代,一直干到了晚上7点。“要做好秋播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他这样说。

  “经过多年努力,用中美两国双强筋优质品种组配方法培育的新品种,经中国农科院分析达到国家一等强筋优质标准,制成的面包柔软、适口性好,现开始参加国家中试。这将为国家旱区商品粮、食品加工产业链开辟新路。”为了心中的育种梦,梁增基仍然在努力前行。

编辑:张晴

终审:郭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