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战疫路上 有你有我】(39)党群鱼水情

——离退休党员在抗击疫情中展现责任担当侧记

  南一党总支第四党支部支委解芳宁,疫情防控期间被隔离在农科院校区牡丹园小区家中。牡丹园小区四周不靠边,是园中园,长期的封闭管理,致使大多数人家里的面袋子、米桶子见了底,而这个小区的地理位置更是使一些爱心商家送货无法到小区门口。

  解芳宁积极主动电话联系各住户、统计需要16袋大米、24袋面粉、4桶油、42盘鸡蛋、32袋食盐、调料等,她主动沟通协调商家分两次送来,为住户们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像解芳宁这样在疫情防控期间主动担当的还有很多、很多、很多……

  “一对一帮扶”关爱困难老人

  近90高龄的李克希老师平时一人在新农村小区独居,由北校区第一党总支第七党支部亲情服务队党员卢琴英负责联系。疫情期间,卢琴英为老人联系超市送货上门,方便老人生活。李老师去校医院看病时,亲情服务队党员杨树忠全程陪同。李老师女儿专程从外地发来感谢信,感谢卢老师等亲情服务队党员的热忱帮助,使父亲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关爱。

  突如其来的疫情把党员黄森和刚出院半年居住在西南区的爱人分开,他既要照顾东南区96岁的老母亲,还时刻惦记多病的妻子,家事忙得不可开交。即使这样,他仍然服从大局,担任了西农校区第八疫情防控小组管理员,每天打电话询问他负责联系的离退休群众的健康信息、统计上报人数,认真负责完成亲情服务各项工作。

  南校区第二党总支第二党支部书记杨文璞,不仅要做好支部工作,而且承担了20人的逐日问询登记工作。其中一位85岁的退休职工,不会用智能手机,杨文璞就与其儿媳商量互加了微信,由她每天报告公公的健康状况。2月10日清早七点,在院子里碰上,问她今天怎么还没报告情况?她说:“俺爸还没起床呢。他血糖高,要等他起来,看他吃早饭等情况正常后才能给你报告。”这位职工家属的话,让杨文璞感动不已。

  党员毛富春每天通过微信联系、询问处于居家隔离中的张老师身体情况和生活所需,每天帮着倒垃圾,帮助他们买急需物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离退休职工党委在2013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启动了党员联系群众工作,结合学校离退休职工3278名群体大、居住在国内外多个城市的实际,构建起包括老人子女、离退休处工作人员、老同志在内的三级服务网络体系,建立结对帮扶小组,开展亲情(爱心)服务。

  本着就近、方便原则,仅2019年各支部党员与所属片区的18名孤寡老人、172名独居老人和1202名空巢老人开展“一对一帮扶”,党员联系群众1050人。

  “暖心”服务打造党群“鱼水情”

  “喂!杨凌示范区120吗?植物所家属区2号楼有一名离退休职工家属突发疾病,请尽快来救治……”直到120救护车及时救治,确定患者无生命危险后,一直守护在旁的北校区直属第一党支部支部书记、亲情(爱心)服务队队员周汉平,支委、爱心服务队队员卓建斌两位老党员及离退休处工作处工作人员杜长军心里石头才落了地。

  南校区第三党总支第一党支部86岁的老党员郑德义和85岁的老党员张志平,当得知疫情防控期间需要有人为居家隔离的老同志服务,当即申请加入亲情服务队,积极主动为小区群众做好服务。疫情防控期间,这两位本应该得到别人照顾的“80后”,承担起照顾大家的重任,面对汹涌的新冠病毒、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年龄,不惧不畏,主动找到院子里在超市上班的晚辈,请其每隔一天给院子送一次米、面、油、菜。老哥俩在院子里执勤,谁家今天没有馍了,谁家没有鸡蛋了,谁家急需买哪几种药,他们都记得一清二楚,当即帮助联系解决,像是院子里的大管家。

  樊武安是刚退休不久的党员,疫情防控期间主动请缨,每天不辞辛劳往返于家属区和校医院之间,没有车,他全靠步行,到医院之后,他走遍科室,为不同用药需求的老同志挂号、开处方、缴费、打包取药;买药之后负重步行回小区,再把药送到每一位老同志手里,遇到购药需求较多的时候,他往往忙得顾不上按时吃饭。连日来,他为上百名老同志代买药品,深受老同志信任和肯定。面对大家的表扬,樊武安谦虚地说:“疫情防控紧急关头,帮不上什么大忙,能为老同事买药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真的不算什么……”。

  积极组织,产生群体效应

  南校区第二党总支积极落实校党委工作部署和离退休党委工作要求,及时成立疫情防控工作信息小组、成立了亲情服务队。亲情服务队为12位居家隔离观察的离退休职工确定了专人联系、专人服务,及时给他们送去了温度计、消毒液、口罩、隔离告知书,每天问候、提醒、了解需求,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北校区第一党总支第三党支部书记王培斌同志,积极承担履行疫情防控支部第一责任人职责,贯彻执行校、处两级党委、党总支疫情防控工作部署,通过建立“支部委员会微信群”,及时召开支委会、支委会扩大会,组织制定支部具体落实安排,研究落实举措,把疫情防控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北校区第一党总支第七党支部书记张德刚,疫情防控期间身在云南儿子家,心急如焚,他操心支部全体党员的安危,关心支部联系离退休群众的情况,面对示范区对异地人员返程的严格管控要求,他开启了支部网上工作新方式,利用网络及微信、QQ群,将党支部党建工作在网上开展,将第七党支部辖区内23个小区210名离退休职工按自然居住情况划分到五个区域的爱心服务小组,小组之间建立联动机制,形成了网上互通、结对帮扶、邻里互助的疫情防控工作新模式,确保准确掌握离退休老同志健康信息;传达党组织对离退休职工的关心、关爱、关怀,服务好居家隔离的老同志。

  北校区第一党总支有党员454人,下属九个党支部辖区有离退休群众806人。疫情防控期间,及时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组,党总支书记李世林任组长,校区服务中心主任任新丽任副组长,支部书记、行政组长和校区办公室4名工作人员为成员,全面负责校区离退休职工的疫情防控、服务管理和稳定安全工作。按照就近就便管理的原则,将1260名离退休职工依托党支部分配到10个组。每组设有组长(支部书记)、管理员(支部委员和行政联络组长)和联系人(党员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和楼长)。联系人负责每日电话联系老同志,管理员负责检查每日联系情况和健康打卡完成情况。由于老同志年高、眼花,记忆力下降等原因,在使用智能手机方面有诸多不便,管理员和联系人员分小组承包到人,逐一电话联系,告知防控工作要求。通过精心组织、大家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完成了校区1260名离退休职工信息报送和健康打卡工作,包括常年居住在外省和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外居住的老同志,不漏一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离退休职工党委依托基层党组织成立了76个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由支部书记、副书记、支部委员、党小组长、联络组长、共产党员建立骨干网络,每日用电话、微信开展“爱心连线”“暖心”服务和健康打卡工作,帮助老同志购买生活必需品,打电话和他们聊天、进行心理疏导,耐心细致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引导大家理性应对疫情,让离退休职工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党员的担当精神让我向党组织靠拢”

  81岁的王彩玲老人在思想汇报中写到“老伴、女儿、女婿、哥哥、大嫂都是党员,入党也是我多年的夙愿,年轻时工作频繁调动工作,但向党组织靠拢的心愿,始终徘徊于脑海,期盼在有生之年,能成为先锋队之一员。”83岁的龙海州老人在思想汇报中写到“我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经历了两个社会两重天。从我懂事起,就一直思念着党,时时刻刻心中装着党。我深刻感到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会有我们今天的好生活。”71岁的马文庆老人在入党思想汇报中写到“自己从退休后就在学校保卫处担任保安工作,尤其是疫情期间,他同多名党员同志一直奋战在学校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看到了许多年轻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这次防控疫情的斗争中,我再次深深感受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因此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期盼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3月27日到4月15日,离退休职工党委南校区第一党总支举办了第二十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这三位退休职工已以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参加了培训学习并考试合格。

  离退休职工张桂英更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以共产党员为榜样,积极配合北校区第一党总支第三党支部夜以继日做好健康打卡、信息统计、对居家隔离人员的亲情服务等工作,得到片区退休职工的交口赞誉。她主动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现已被离退休党委按照火线入党标准确定为发展对象,上报学校党委组织部审查批准,已完成入党培训并考核合格。

  共产党员在疫情防控中展现出担当,更能让党旗在群众需要的任何地方高高飘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永远是先锋!是模范!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