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具体工作的思想伟力和实践动力,锚定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奋斗目标,团结奋斗,踔厉奋发,切实助推学校高质量内涵发展,助力双一流建设再上新台阶,校园网推出“学思践悟二十大”专栏,刊发在具体工作中如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所思、所悟、所行,欢迎广大师生踊跃投稿!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区域不均衡、城乡不均衡、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贫困问题、中美贸易摩擦等国内外复杂形势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等一系列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1、脱贫攻坚战略决策——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布,提出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从2015年到2020年的6年时间里,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一决策,解决了全球贫困人口规模最大的脱贫问题,实现了最大贫困群体的脱贫,助力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这一决策,夯实了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推动了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一决策,解决了困扰全人类贫困问题,探索了发展中国家脱贫攻坚路径和策略,为全球脱贫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2、乡村振兴战略决策——绘制了系统推进乡村发展战略的新蓝图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的总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出台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成立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一系列重大部署。提出了“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总要求和“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大实现路径,制定了新发展阶段中国式农业农村发展建设的战略框架,构建全面推动乡村建设的新格局,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应对百年未有之变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为我国夯实粮食安全基础,保障十四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建设现代化强国打下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基础;这一决策,解决了我国城乡不均衡发展,实现了城乡融合、工农同富,提振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夯实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纵深基础;这一决策,完善了我国乡村发展的战略体系,做出了新发展阶段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指明了我国未来三十年乡村发展战略方位。
3、共同富裕决策——指明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届领导,就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党执政为民的重要使命。毛泽东主席首倡“共同富裕”,凝聚全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的大同之路;邓小平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江泽民提出“兼顾效率与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把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六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共同富裕已经成为我们党坚定不移的目标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追求。经过几代领导人的实践和探索,共同富裕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共同富裕的道路越来越宽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进一步阐述并丰富这一概念的内涵,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了系统的思想,不仅成为指导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方针,为我国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够取得成功奠定了思想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的目标是“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50年的目标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在中国式现代化特征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把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纳入到中国式现代化特征上,这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决策,充分体现了党以“全体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持续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4、中国式现代化——指出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的当代行动指南
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次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决策,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党的治理自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彰显了由学习西方经验到以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引领社会发展的自立自强自信。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没有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立足中国人口巨大、粮食安全供给、生态文明建设、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等战略任务。因此,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确保十四亿人口粮食绝对安全、肉奶蛋、果蔬菜等大宗农产品供给充裕的现代化,是主要粮食作物、畜禽养殖、果蔬栽培等主要农产品全生产过程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生态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现代化,是乡村基础设施、服务设施齐全、生态环境良好、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是农业生产、乡村人居环境与山水林田湖草沙自然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现代化,是现代文明与传统农耕文化相互融合、实现乡风文明的现代化,是现代生命科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引领下的现代化,是具备现代社会治理理念、治理能力、懂现代农业经验、农村管理人才聚集的现代化,是现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治理有效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在新发展阶段,基于中国人口众多、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之路现实情况和发展特征作出的科学决策,是对全人类发展道路和成就系统总结基础上提出的伟大决策,是中国智慧的伟大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模式和实现目标的科学表述;是用中国方式,讲述中国故事,构建讲述中国故事的国际话语体系,树立中国国际形象,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