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学党史 办实事】(64)校园诚信驿站 把“失物”送回家

“学姐你好,请问诚信驿站能帮我找一下手机吗,我手机不小心丢了,到目前还没有找到”,7月7日晚上10点,诚信驿站负责人刘霖慧QQ突然收到这样一条消息。她立刻联系工作人员进行核对,在当天失物信息汇总表里看到了有一部手机,她立即赶到八教三楼诚信驿站,不到半小时,就将手机送到了失主的手里。

这样感动、温暖的事在我校诚信驿站时常发生……

打造失物招领的“新平台”

在北校区八号教学楼三楼,有一个地方,摆满了整整齐齐的雨伞、校园卡、耳机、手表、教材等物品,常有学生驻足围观。走近一看,原来是我校失物招领平台——诚信驿站。

诚信驿站于2010年正式设立,旨在帮助学生找回丢失物品,引导学生争做诚实守信、拾金不昧的青年,使学生将诚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021年10月,为了打通服务学生的最后一公里,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结合实际,探索在北校区八号教学楼三楼设立诚信驿站工作总站,在学生餐厅、澡堂、教学楼等地方设立分站点。新的诚信驿站开始飞速运转起来,雨伞、水杯、校园卡……一件又一件的失物开始在这里有了“新家”。

今年4月初,学生处副处长薛建鹏在诚信驿站发现许多银行卡、校园卡、学生证等重要证件无人认领,他要求相关负责人要真到做到以学生为本,要求对于学生的贵重物品和证件要点对点通知认领。事后,资助中心三名志愿者通过长达两小时的电话联系,最终将上百张证件送到丢失学生的手上。

登记、分类、编号、上报......这些工作每天都在驿站上演,设立工作总站后,每天各个分站的失物都由志愿者汇集到这里,工作人员编号后通过“西农阳团”公众号以及今日校园、企业微信等云端更新,同学们在手机上就能看到丢失物品的实时信息,通过云端轻松找回丢失物品,逐步建立起“失主—驿站—云端—拾者”四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将丢失物品信息“送上门”,畅通失物获取信息渠道。

探索资助育人的“新模式”

“我申请参加这次诚信驿站志愿者”“我刚进群,还有名额吗”......诚信驿站志愿者招募通知发布不到半小时,志愿者招募群里就开始“忙碌”起来。

诚信驿站的工作人员均由我校受助学生组成,让他们在诚信驿站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增强受助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件件不起眼的红马甲,一张张不大的工作证,变成了校园里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志愿者们每天穿梭于学校的各个角落,风雨无阻,只为将同学们丢失的物品安全“送回家”。有时晚上八九点,驿站工作处还是一片忙碌的场景。

诚信驿站2021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累计招募志愿者150人,志愿工作时长计达1100小时,收到了手机、校园卡、耳机、水杯等丢失物品1600余件,帮助420余名学生找回丢失物品。

推出失物利用的“新名片”

对于诚信驿站长期无人认领的物品,应该如何处理一直是驿站面临的难题。通过不断的探索,诚信驿站将长期无人认领的物品进行集中公示,公示期后仍无人认领的,通过分类整理,将部分可利用的学习生活用品进行二次循环利用,提高丢失物品的利用率。其中驿站将长期无人认领的雨伞摇身变为共享雨伞,受到了学生的称赞。

今年4月,杨凌开始进入雨季,不少同学在八教学习时,突降大雨的情况常有发生。此时,学生只需要在诚信驿站共享雨伞平台登记个人信息,就可以借到一把雨伞。

“没想到晚上十点了,驿站还有工作人员在忙碌,让我成功借到雨伞回宿舍,非常感谢驿站”,人文学院张佳佳同学表示。

充电器、书籍等长期无人认领物品也开始逐渐面向学生进行无偿租借,资源的整合利用解决了很多学生的“燃眉之急”,诚信驿站也成为学生心中的新名片,不断得到学生的认可。一件件感动、平凡的故事不断在驿站发生,更多的西农学子参与进来,将温暖与爱传递给更多西农人。

编辑:李晓春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