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李兴旺:传承东南窑文化 书写新时代华章

——在纪念李振岐院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纪念李振岐院士诞辰100周年,深切缅怀他取得的卓越科学成就和开创性、历史性贡献,追思和学习他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

李振岐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他把毕生的智慧、学识和才干奉献给了植物免疫学、植物病理学和小麦条锈病研究教学科研工作,是我国条锈病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和小麦品种抗条锈性变异规律硏究和病害控制等方面研究成果丰硕、建树卓著。

1922年10月4日,李振岐出生于河北省遵化市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42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山西大学人文学院英语系学习。1944年,在抗日正面战场遭受严重挫折的形势下,国民政府发动了大规模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李振岐毅然投笔从戎,参加青年远征军赴印度蓝伽训练基地进行军事训练,1945年6月回国后在昆明待命参战,8月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遂退伍转学至西北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学习。1949年5月西北农学院解放后,毕业留校任教,开始小麦条锈病的研究。1986年晋升教授、被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振岐院士从事植物病理学、植物免疫学与小麦锈病研究50余年,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5名、博士后2名和11名进修教师,发表研究论文150多篇,主编出版中国第一本《植物免疫学》全国统编教材,另主编出版专著和教材8种。荣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4项;1991年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先后荣获中华农业科教奖、亚洲农业研究发展基金会亚农杯“农业贡献奖”、陕西省高教系统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陕西省优秀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百篇优博论文指导教师奖等。2007年荣获国际植物保护研究杰出贡献奖。

李振岐院士创造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对植物免疫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在国内首先揭示了陕、甘、青地区小麦条锈病菌的越夏、越冬和流行传播规律,并且发现陇南和陇东等早播冬麦区为秋季菌源基地和传播桥梁地带,提出了防治途径,为开展全国小麦条锈病流行体系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主持研究了我国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规律,发现品种抗锈性丧失由西部麦区向东部麦区发展,陇南为小麦条锈菌的主要“越夏易变区”和新小种策源地,病菌小种毒性变异为引起品种抗锈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品种植株群体遗传分化与山区低温为引起变异的重要诱因,半山为变异的关键地带,并提出了控制对策和建议。主持系统研究了天水地区和关中地区小麦条锈病为主的病虫害发生规律,提出了综合治理策略和技术方案,对控制两地区病虫危害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此外,在秦岭植物锈病、小麦条锈菌毒性变异的分子机理和大型真菌的生态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李振岐院士是一位高瞻远瞩的学科领导者和建设者,他主持建立了我国西北第一个植物病理专业学科点和植物病理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植物病理博士点由1名博士生导师增补到11名,博士研究生的招收方向由1个扩展到4个。同时,筹划建立了农业部“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和系统学开放实验室”,并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组织成立了省部共建的“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为培养高级植物病理学人才构建了良好研究技术平台。

李振岐院士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毕生致力于植物保护学科人才培养事业,他为人师表、严慈相济、虚怀若谷、大德化人,在他的指导与帮助下,一代代年轻人成长起来并成为学科的骨干。先后培养出破解小麦条锈病变异之谜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教授;全国农技中心首席专家王凤乐研究员;中国农科院二级岗位杰出人才牛永春;福建农林大学原副校长现闽江学院院长王宗华等,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杰出的科技领军人才。


李振岐院士(左)与学生康振生在窑洞实验室工作

同志们、朋友们!

李振岐院士扎根杨陵小镇62年,留给我们太多需要弘扬和传承的东西,这种传承不仅仅是学术和科研上的,更重要是文化和精神上的传承。李振岐院士不畏条件艰苦,带领科研团队在东南窑改造成的低温实验室中潜心研究,为我国小麦条锈病防控事业作出卓越贡献,他甘当人梯、重才爱才,使得我校植物病理学科得以传承发扬,人才辈出。我们将其凝练总结为“师承相续,团队协作,艰苦奋斗,潜心科研”的“东南窑文化”。“东南窑文化”是“西农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代代西农人不忘初心、扎根杨凌,为开创我国农业美好未来不懈奋斗的生动缩影;是一代代西农人艰苦奋斗、砥砺奋进,勇攀农业科学高峰的真实写照;是一代代西农人不计得失、无私奉献,服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李振岐院士是“科学家精神”的笃行者、“西农精神”的践行者、“东南窑文化”的奠基者。李振岐院士创造了辉煌的昨天,今天我们在此缅怀他,希望一代代西农人继承和发扬他的崇高品格和科学精神,在“东南窑文化”的感召和激励下,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取得更大的成绩,把“东南窑文化”发扬广大,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我们纪念李振岐院士,要学习他赤诚报国、为民奉献的家国情怀。

李振岐院士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植保事业中,为国家粮食安全倾其心智、不遗余力。青少年时代,家乡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连年蝗虫危害,生计异常艰难,这也使他立志要为祖国和人民努力奋斗:一要抗日救国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二要学好农业科学,消灭病虫害保护庄稼丰收。在转入国立西北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学习后,除了认真学习业务课程外,还积极地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各种革命活动,1949年2月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4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直到这时,才真正将他想参加革命和学习植物病虫害的两桩心愿全部落到了实处。从此,他扎根祖国大西北深厚的黄土地60余年,把这份崇高的理想转化为对植物保护事业的执著追求,为之付出了毕生的智慧和心血。

康振生等学生在刚刚落成的导师李振岐院士前合影留念_副本.jpg
康振生等学生在刚刚落成的导师李振岐院士塑像前合影

学习李振岐院士,弘扬“东南窑文化”,就要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是一辈子的事,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李振岐院士一生心系祖国,心系人民,为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广大师生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心怀“国之大者”,树立远大理想,担当时代责任,锤炼过硬本领,努力成为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学校要牢记服务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使命,始终站在助力西部大开发、服务国家“一带一路” 倡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前沿,扎实履行强农兴农的历史重任,进一步坚定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纪念李振岐院士,要学习他诲人不倦、甘为人梯的育人精神。

李振岐院士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教育家的胸怀和胆识汇聚贤才,在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工作中,孜孜不倦,奋斗在教育工作第一线,为农业高等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心血。他注意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之在科学实践中成长起来。他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殷切的期望,都给以无微不至的关心,直到80高龄仍坚持指导研究生。2002年,李振岐院士以其杰出的科研成果和贡献获得了何梁何利奖,他将获得的2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设立了植物病理学创新研究奖,奖励在这一领域内取得创新性研究的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人员,鼓励研究人员大胆创新,以促进中国植物病理学科的发展。李振岐院士的育人精神,教育和影响着一代代西农教师潜心立德树人,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3康振生院士和王晓杰教授在窑洞实验室工作_副本.jpg
康振生院士和王晓杰教授在窑洞实验室工作

学习李振岐院士,弘扬“东南窑文化”,就要涵养高尚师德。

今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科之所以后继有人、兴旺发达,这与李振岐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对国家民族的高度责任感,对植物保护科教事业的满腔热忱,对后辈不遗余力的关爱和支持是分不开的。广大教师要传承李振岐院士无私奉献、勤勉育人、为教育事业终身奋斗的高尚师德,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德为魂,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要不忘立德树人初心,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自觉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为标准,不仅用学识能力来传道授业解惑,更要用人格风范来感召影响学生,谆谆教导,循循善诱,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们纪念李振岐院士,要学习他严谨治学,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李振岐院士倾其一生,潜心研究、投身实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我国因小麦品种抗条锈丧失而引致7次小麦品种大的更换,面对这一生产中的重大问题,李振岐院士带领团队为此持续攻关研究了50多年,终于弄清了造成小麦品种抗锈性丧失的原因与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李振岐院士不断直面“卡脖子”难题,积极服务农业生产主战场。1989至1990年天水地区小麦条锈病大流行,他提出“打山保川,打点保面”的防治策略,对控制该地区16.7万公项小麦条锈病的流行起了重要指导作用,挽回1.25万吨小麦的损失,受到甘肃省天水市政府的表彰。他心胸豁达,温和宽厚,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在处理问题时坚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坚持一分为二看事,对自已多看缺点,对别人多看优点,对事物多从积极方面考虑。因此他不仅能团结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更注意团结一切意见不同的人共同工作。他总是对学生讲:“吃亏即是福,无论与谁合作,我们必须首先要抱着吃亏的态度,不要把名利看得太重,这样人家才愿意和你合作,你才会有更多的合作伙伴,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才能干出大的成绩。”他指导研究生写作论文,坚持让学生署第一作者,而自己却“敬陪末座”,他认为作为老师不应该与学生争名利,让学生更好地成长起来。

学习李振岐院士,弘扬“东南窑文化”,就要勇攀科学高峰。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我们要自觉肩负起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担当,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紧密围绕农业领域的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等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开展攻关。要倡导开放包容、团结协作的科研文化,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加强有组织的科研,通过团队内部协作、跨团队协作,甚至跨单位协作,凝聚强大的攻坚攻关能力,产生更多科技成果推动农业进步发展。

——我们纪念李振岐院士,要学习他大胆创新、敢为人先的奋进精神。

六十年代,由于国家经济困难,李振岐在开展研究时面对经费少、条件简陋等问题。他迎难而上,成功地利用土洋结合、变废为利等办法改造了研究设施和实验条件。没有温室,就找来安装玻璃剩下的边角余料盖成了“温室”;没有低温室,便利用太白山不同海拔高度打造天然实验基地。后来他又主持首创改造东南窑防空洞为地下低温室,为进一步开展锈病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此外,他成功地研制出锈病人工接种的“沉降塔”和“微型接种器”等先进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受到好评。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外分子生物学迅速发展,而我校由于财力和信息闭塞等多方面的因素,分子生物学一直没有开展,与国内外的研究差距越来越大。李振岐院士对此非常着急,多次向省领导和校领导请示,要求尽快成立我校自己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在他的努力下,我校成立了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建立了生物技术大平台。2005年该实验室被国家科技部提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为我校生物技术与农业分子生物学研究水平的快速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李振岐院士,弘扬“东南窑文化”,就要坚持开拓奋进。

作为农业科教领域的国家队,我们要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拿出深化改革的勇气,拿出干事创业的担当,拿出埋头苦干的劲头,自觉承担服务农业发展的崇高使命。要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人才;要进一步创新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插上科技的翅膀;要进一步创新社会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2020年5月24日,康振生院士带领重点实验室党支部师生在小麦试验田里重温入党誓词

同志们、朋友们!

当前,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纪念先贤是为了更好的激励后人。让我们以李振岐院士为榜样,珍惜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和发扬“西农精神”,“东南窑文化”,在推动植物保护学科发展中创造更大的成绩,努力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担负起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这是对李振岐院士最好的告慰。李振岐院士的科学功绩和崇高品格永存!

(2022年9月28日)


终审:李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