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学党史 践初心】(12)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朱显谟:黄河碧水一生愿 治理方略千秋功

朱显谟,男,1915年12月出生,上海崇明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名誉所长,陕西省土壤学会名誉理事长、水利部技术顾问。陕西省第五、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2017年10月病逝,享年102岁。

朱显谟1.jpg

朱显谟是我国著名土壤学和水土保持学家,古土壤研究开拓者,人为土壤研究先驱,黄土高原国土整治战略家,是中国黄土区土壤及土壤侵蚀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者,毕生致力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工作,著作等身,成绩卓著。

20世纪50年代初期,朱显谟响应党和政府关于根治黄河水患和开发黄河水利的伟大号召,毅然告别生活和工作条件优越的南京,举家来到位于西北小镇陕西杨陵的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工作,开始了对黄土高原土壤科学艰苦卓绝的研究。此后60余年,朱显谟扎根黄土高原,潜心土壤学和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他系统研究了黄土高原土壤的形成、发育过程,研究了土壤侵蚀的规律与特征,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理论,极大推进了我国土壤科学的发展。

朱显谟建立塿土独立土类,开创耕作土壤研究新途径。提出华南红壤主要是古土壤和红色风化壳的残留以及红色冲积物的堆积的见解。提出了以“岩漆”为标志的原始成土过程的4个时期,发展了土壤科学界对“成土过程”的认知。明确了灰化土中的硅的淀积层,促进了土壤发生学研究。提出了黄土为风成沉积物及其三种沉积方式,并具有高渗透性、高蓄水功能特征被生物所巩固和提高的观点。拟定了我国黄土区土壤侵蚀分类系统,创造性地提出了黄土土壤抗侵蚀性分为抗蚀性和抗冲性的新见解,揭示了土壤侵蚀机理理论,填补了土壤侵蚀科学研究空白,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朱显谟把黄河变清和中国土壤学的复兴作为自己毕生追求。他集几十年黄土高原科学研究的积累和群众的实践经验,于20世纪80年代末总结提出了“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坬”的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首创了我国地球科学研究中把自然生态环境和人为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先河,为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及农业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1997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专门听取了朱显谟关于“28字方略”的汇报,并要求水利部组织实施。1998年,朱显谟上书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从科研角度为国家宏观决策提出建议,受到高度肯定,并在国家退耕还林(草)等工程中得到落实。2006年,为使“28字方略”在水土保持治理中更全面而具体地得以实施,耄耋之年的朱显谟更加深入地对“28字方略”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他从陆地生态系统的发生发展及其整个地质历史演变过程的研究中,发现“土壤水库”的发生发展及演变是陆地生态系统发生发展的关键和动力,提出维护和加强“土壤水库”建设,提高以“土壤水库”为本的“三库”协防途径,确保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效协调。2008年,《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93岁高龄的朱显谟先生时,他表示“黄河不清,我死不瞑目!”

按照朱显谟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经过30多年的治理,截至2015年,黄土高原基本变绿,黄河流失土壤泥沙由13亿吨减少为3亿多吨,远远低于国内外研究黄河流量与泥沙运送量为8亿吨的平衡值,黄河变清的梦想已经实现。

朱显谟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关心人民疾苦。他经常利用自己所学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积极投身到地方病水土病因研究第一线,对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克山病和大骨节病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硒、硫化肥可通过作物进入人体以防病变,为我国地方病与环境生源要素循环关系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投身科学研究与治学七十余载,朱显谟始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科学资料和丰硕的研究成果。他主持编著了《塿土(1964)》《陕西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利用(1981)》《中国黄土高原土地资源(1989)》《黄土高原土壤与农业(1989)》等4部专著,参编《中国土壤(1978)》,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5项。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陕西省科学大会奖、陕西省科技成果奖等,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工作者、中国科学院首届竺可桢野外工作奖获得者、陕西省劳动模范等。

朱显谟一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尊重科学、勇于创新。他将自己在中国科学历史上的责任和自己的科学生命融为一体。他心系国家,以保水保土、“治黄”为己任,扎根黄土高原,为再造一个山川秀丽的大西北,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中国黄河中游泥沙治理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