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晚上8点,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播出《惠民生聚民心:科技小院点亮“希望的田野”》,聚焦我校宁夏滩羊科技小院科技支撑宁夏滩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故事。
滩羊是在我国宁夏中部干旱滩地独特自然条件下培育的优秀地方品种,是国家二级保护品种,在宁夏养殖历史悠久。乾隆年间的《银川小志》记载,滩羊已成为宁夏当时四大“最著物产”之一。进入新世纪,滩羊与宁夏的枸杞、葡萄酒、奶牛等一起位列宁夏农业发展的“六特”产业之一,产业发展也进入快车道。
历史上,滩羊产业一直是宁夏及周边地区农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滩羊在黄河滩两岸荒漠化草原上放牧了数千年。为了更好地保护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2002年起,滩羊主产区盐池县等地率先开启封山禁牧,所有的滩羊舍饲圈养。舍饲养殖改变了当地农民传统的耕种和生产方式,有利于保护植被和改善生态,但也带来了滩羊养殖基建投入大、饲草料成本逐年上涨、生物安全防控压力大等转型升级中的突出问题,这也是我国畜牧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2008年起,我校羊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创新团队在负责人陈玉林教授的带领下,深耕滩羊主产区,围绕滩羊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做了大量工作。一是组建双羔滩羊核心育种群并示范推广。围绕滩羊生产由放牧转为舍饲养殖后带来的饲料和人工成本逐年增加,滩羊低繁殖力的劣势更加明显的问题,团队开发了基于qPCR技术的滩羊多羔基因FecB突变的快检方法,先后在全区3万余只滩羊群体中筛选出1957只FecB突变滩羊,组建双羔滩羊核心育种群(产羔率160%以上)。建立了滩羊高效扩繁、营养需要等应用技术体系,同时在全区范围内边研发、边示范、边推广。二是制定了滩羊营养需要量标准及集成示范应用。针对舍饲条件下滩羊生产无统一规范的营养需要参数,造成饲草料资源浪费问题,团队通过饲养试验、消化试验、代谢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舍饲条件下滩羊主要营养素需要量研究,获得了种公羊、母羊共计8个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量,填补了滩羊营养标准的空白,为科学、精准指导滩羊规模化养殖和滩羊专用饲料产品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三是系统开展滩羊生物育种研究工作。自主研发ePE、xrPE等高效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编辑新工具;集成优质供体羊筛选、基因编辑羊高效创制、生产性能评价、快速扩繁、生物安全评价等5类技术;围绕滩羊繁殖力、产肉力等目标性状,创制了生长速度快、高繁殖力、肉脂品质优良的滩羊新种质资源800多只,该群体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因编辑育种绵羊群体。
陈玉林教授鉴定双羔滩羊
团队与龙头企业宁夏红寺堡天源良种羊繁育养殖有限公司(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银川综合试验站)合作共建宁夏滩羊生物育种工程中心,技术支撑该企业入选国家首批种业阵型企业、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国家肉羊标准化示范场、国家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国家级保种场等“国字”号荣誉。2021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滩羊试验示范站在滩羊主产区吴忠市揭牌成立,围绕更好引领滩羊产业发展,滩羊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及成果示范推广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
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中的畜牧行业对高层次产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能在羊场待得住、能解决羊圈里的实际问题、毕业后还能在产业中大显身手的应用型人才也是团队深深思考的问题。近10年,团队深化产教融合育人,组建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国家级劳动模范及实践经验丰富的研究技术人员为主体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将学校优质的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和优势,加强科研与产业的良性互动与有效衔接,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全面提升了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先后获批建设宁夏红寺堡滩羊科技小院、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滩羊专业研究生教育特色基地,团队每年95%以上的研究生在科技小院等平台上深入产业进行实践,全面学习羊场相关管理和生产技术,提升了学生解决产业问题的能力。
一头连着高等学府,一头连着田间地头,科技小院在培养能够胜任和引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三农”情怀深、绿色发展观念牢、理论实践结合好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团队长驻滩羊科技小院的研究生韩赛铮表示:“经历过这几年的生活,第一时间想到学习到的问题的时候,我脑子里想的是一个活生生的画面,或者是我在操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那种二维的平面,我觉得这就是把论文写到大地上的一种过程。”2023年,团队依托滩羊科技小院产教融合育人的相关成果获校级研究生教学成果特等奖。处于方寸之地的宁夏滩羊科技小院,正在着力推动滩羊这个古时的四大“最著物产”迈向新时期的“六特”产业。
宁夏滩羊科技小院鸟瞰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