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国际联合苹果研究中心第二次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9月24日,国际联合苹果研究中心第二次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交流中心104会议室举办,110余名师生参加研讨会。

副校长罗军在致辞中对远道而来的国际果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我校近年来果树学科的研究进展以及科技推广情况。希望此次研讨会可以促进中外双方的友好合作,为苹果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提供助力。

研讨会上,来自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Vincent Bus介绍了如何通过遗传连锁图谱定位迅速锁定抗性基因,进而高效创制抗性苹果种质资源的方法。高级科学家Jia-Long Yao的研究发掘到控制苹果果实大小、形状、无核和质地的基因,同时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解析了这些基因功能,并通过遗传转化获得苹果新种质。Kui Lin Wang教授、Ross Atkinson教授、Cecilia Deng教授、Richard Espley教授和Adam Friend教授分别围绕基因编辑技术创制苹果、梨、猕猴桃新种质方法,基因MdPG1在调控苹果质地过程中的重要功能,红肉苹果育种过程中的挑战和阻遏苹果果实褐化的分子育种方法,苹果果实着色调控(包括花色苷代谢,分子调控网络构建等)以及苹果果实品质调控、砧木选育及快繁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园艺学院李超教授、梁微博士、赵涛教授、刘长海副教授、李鹏民教授先后围绕苹果抗逆与品质改良创新团队创制的苹果优良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模式、海棠属多倍体群体遗传分析揭示的野生物种与中国地方品种的进化关系、利用比较基因组学建立苹果基因共线性网络推动苹果遗传研究和分子育种的进程、MdWRKY71 - MdCERK1模型调控苹果抵御腐皮镰刀菌的分子机制以及苹果二氢查尔酮的含量调控苹果生物抗性机理等方面作了报告,博士研究生何杰强、刘晓敏分别介绍了百年果树根部分离出的放线菌为果树带来的影响机制以及转录因子MdbHLH93通过激活MdTyDC的表达,增加多巴胺的生物合成,进而赋予苹果抗旱性的分子机制。

合影留念_副本.png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