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至今90年,校庆纪念活动或连续,或五年小庆、十年大庆,无一中断。回眸校庆往事,其记存骄人胜事多多,现辑轶事片断,意在记取西农从艰难困苦走上辉煌的历史过程中的往事,增进文化自信,助力母校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校庆纪念日之由来”
1934年4月20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在武功张家岗举行奠基典礼,宣告我国西北第一所高等农业学府正式成立。1937年3月9日,国立西北农专学校校务委员会议决,每年4月20日为学校成立纪念日,集会庆祝,放假一日。此日时在清明谷雨间,关中进入无霜期,意盼母校在风调雨顺、清明祥和中平安茁壮成长。
1950年在台湾师生为校友联系便利,拟编辑《西北农学院台湾校友录》,恳请在台的原西北农专筹建委员会常委于右任先生题签。并请委员焦易堂先生作序。作为西农创建亲历者,他把往事和校史紧密结合撰成序文,尽述农专创办之缘由和“母校校庆纪念日之由来”。
第一次校庆活动
西农第一次校庆是1942年4月20日,是学校成立八周年纪念日举行的庆典活动。
农专成立后,1934年7月即先行招收附设高级农业职业学校(高职)学生121名,编入农科、林科及预科开启教学活动。1936年7月,开始招收首届农艺、森林、园艺、畜牧兽医、农经、水利六组学生共101名。
全面抗战爆发后,1939年4月,农专与自北平迁陕组建的国立西北联大农学院(即北平大学农学院)等院校奉令并组为国立西北农学院。6月,第一届学生毕业。此后1940、1941、1942各届学生相继毕业。
1942年4月20日,国立西北农学院第一届毕业生与校友返校,隆重举行西农第一次校庆。校友们提议从这年起每届毕业生在学校主楼(即北校区3号教学楼)北大门后从南向北,依次植柏树一株直抵湋河(即后河)。此议得到各届学子赞同和响应。现楼后依次有1939年—1946年各届学生栽植的柏树,尚存6株,成为西农校友祝愿母校似松柏万年长青的标志。
十周年校庆抗战激情倍增
1944年4月20日是建校10周年校庆日,是年中国全面抗战进入第7个年头。学校决定隆重举行建校10周年庆典。为此,时任西农院长周伯敏亲往重庆,诚邀西农创始并为本校筹备委员会首任校长的于右任先生、农专筹备主任王子元(玉堂)先生莅临参加庆典。于先生因公务未能来校,但亲自题写“教稼楼”三个大字为西农奠基大楼(今北校3号教学楼)命名以为祝贺。
庆祝会场设在大楼3层西大教室(时称大礼堂)。据与会者回忆,王子元先生身着浅灰色长衫,戴高倍近视镜,以关中方言在大会演讲,讲述西北农专创办缘起及选址、筹建过程。讲到学校斥巨资在上海购得教学、办公及生活设施在运送途中,由于“七七事变”爆发,车到郑州毁于战火。此为西农建校早期之一大损失。师生闻知痛心不已。
报告中,王先生还讲道,当时正值陇海铁路西安至兰州段选线,此线在武功县(今武功镇)设站,距西农张家岗15里,往来不便,学校建议铁路部门改线,经由西农张家岗南大门外设站。铁路部门采纳此建议,遂改为沿渭河过宝鸡经天水到达兰州(即现今西兰线)。
以上报告往事给师生留下不忘国耻的深刻记忆,激励师生同仇敌忾,抗战激情倍增。
此后,时代风云变幻,师生盼能观瞻的于右任先生手书之“教稼楼”题字也不知所踪,成为西农人之一憾事。
十三周年校庆为武功科研中心组建留先声
1947年4月20日为西农13周年校庆,校友纷纷返校庆贺。在学校庆典集会上,西农代理院务唐得源先生、熊伯蘅教务长、黄毓甲总务长均作激情演讲。
唐得源在校庆献言中,概述学校简史、地位和影响,热诚期望校友协助共谋发展。在回顾学校工作时,熊伯蘅特别提到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把武功列为全国九大农业建设中心之一”的建议。他指出该团曾来武功,“在本院各场参观,并与许多先生分别讨论,征集材料对本院印象甚佳。”他强调,西农地处农村,民情敦厚,学风扎实,有“独自的风格”和崇尚民族优秀传统精神的校训。西农学风要义是“朴素、切实、坚强、伟大”。校训为“诚朴勇毅”要传承弘扬。以上献言建议不仅是当时校风的总结,也是对校友师生激励和要求,为师生尊崇。其中有关把武功列为全国九大农业建设中心之一的倡议,可谓是20世纪80年代武功农业科研中心成立发出的先声。对后来杨凌农科教、产学研合并改革也多有启示。
西府激战中的校庆
1948年4月13日,西北野战军分三路南下,攻击关中西部重镇宝鸡。国民政府教育部指令大学院校成立应变机构——非常委员会,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也令西农南迁。
随着西府战役推进,西农应变会也曾讨论应对措施,后西农地下党组织进步师生反对,加之迁校损失大,经费、人力俱缺,主张西农迁西安、汉中、成都之议终未通过。
4月18日,西府战事接近关中,从西安、咸阳来武功参加西农校庆,同时进行西农、西大、西北工学院校际篮球赛等的校庆活动被取消。西农非常委员会解体。
4月22日,国民党军队强行进驻西农,地下党员、学校水电组工人王英杰与时任学校总务长周尧教授商定“拆机断水”,迫使驻校国军连夜撤离学校。
在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留校师生员工组织巡逻护校,封存转移部分重要仪器、图书。护校中表现突出的一批地下党员和进步师生随解放军部队进入延安,投身于革命工作。
一次未能举行的校庆给西农师生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
台湾校友的爱国爱校情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当时,我校师友莅台参与接收者为数寥寥。1946年后逐年渐增加至30余人。1947年春,园艺系主任谌克终教授及教师马溯轩、杜庚甡等先后应聘赴台湾大学农学院任教。1948年春,西农校友会台湾分会正式成立,萃集师生校友46人(其中师长9人,同学37人)。1949年西农师友赴台益众, 4月24日在北投举行校庆纪念会,时值西农校友台湾分会成立二周年,师长同学过148人。
分会成立之初创刊通讯、联络校友、亲励互勉。后又刊印校友录,恳请于右任先生为校友录题签,先生亲书《西北农学院校友会台湾分会校友录》祝勉,西农校友录曾编印三次。1981年,西农与国立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旅台校友,联合刊印西北联合大学旅台校友名录。1992年西农台湾校友分会,依据以上名录摘取西农部分编印西农台湾分会校友通讯录。计师长同学112人,分布台湾省各县市,服务教育、农业各界。
西农旅台校友对母校情深,农经系奠基人张德粹教授逝前三日,修改《中国文化之发源地——我西北地域》并定稿,并在稿末注明,本稿为西北农学院门生故旧所写。其爱国爱校爱门生故旧之情溢于言表。
1994年4月20日西农建校60周年,台湾西农校友李秀等10人代表在台60多位西农校友,回母校参加庆典,参观校园新貌,看望师长及老同学,为在台校友王志鹄(字思九)教授捐建母校的“思九厅”剪彩揭幕。1996年母校建校62周年,李秀先生将自己积蓄的一万美金捐赠母校,建成“李秀厅”,成为学校师生员工活动中心。
2004年和2014年,西农台湾校友分会会长康有德教授两次回校参加西农建校70周年和80周年庆典活动,为母校捐赠当年入学西农的校徽、注册证等有关文献资料,台湾校友活动光盘,个人编著《英汉园艺字辞典》等,专门与同学们会面并作报告,回答提问。再次传达了在台湾西农校友对母校一往情深,受到师生的欢迎。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