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西农往事】(68)周汉平:参与李振声院士小麦染色体工程研究是我一生的幸运

得知李振声院士荣获“共和国勋章”的消息后,追随李院士工作30年,现年78岁的周汉平研究员激动不已:“参与李振声院士小麦染色体工程研究是我一生的幸运。他平近人,手把手教我在大田做杂交、支持我开展理化诱变创建蓝粒小麦研究新材料研究……”两个小时的时间,他深情讲述了与李院士一起工作的难忘岁月。

1977年元月,周汉平从西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分配到西北植物研究所李振声小麦染色体工程研究课题组,从此追随李振声院士开展蓝粒小麦研究长达30年,直到2007年退休。

担任李振声院士助手,与李院士同办公室工作8年的周汉平告诉记者,李振声院士从1956年开始远缘杂交,20世纪70年代育成的“小偃6号”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达79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

植物染色体工程是通过染色体的添加、消减、代换或位,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农业植物品种的技术。由于远缘杂交育种耗费时间长达数十年,别人很难重复,于是,李振声将染色体工程技术引入小麦育种领域,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系统、自花结实缺体系统和缺体回交法,仅用3年半的时间就育成了新的小黑麦异代换系,为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美国遗传学会主席西尔斯等知名专家提议将1986年的“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会议”地点定在西安,为的就是到李振声的试验田里见识一下他的成果。会上,李振声课题组研究成果受到15个国家100多位中外专家的充分肯定,其中包括美国、英国、瑞典、日本等国家的遗传学会主席。1993年,李振声又在北京主持了第八届国际小麦遗传学会议。这项工作扩大了我国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也为植物细胞和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我很幸运在李老师指导下开展工作”,周汉平告诉记者。李院士对我们年轻人反复强调:“小麦育种研究常年和大田打交道,很辛苦,要有奉献吃苦的精神。研究工作一定要投入、要细心,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李老师对课题研究工作高标准、严要求,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发挥表率作用。上世纪70年代十一前后,李老师带领课题组,踩着泥泞的土路去官村试验地种,适逢连阴雨,锄头都没办法用,李老师拿个竹棍,按照一定距离戳个洞,然后让我们把种子放进去,当时我干得有点马虎,结果他发现了,严厉批评了我一顿:“下点雨算什么,不能误了农时。不进去,将来影响后续研究。干科研一定要认真对待。”“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尤其是对待工作的态度。以后我做事情都比较认真了,可以说,李老师的培养让我受益匪浅。”周汉平回忆道。

1987年,李振声院士调任中国科学院,但周汉平的研究工作一直持续。按照李院士“科学有险阻,贵在勇攀登”的要求,他独立承担李院士主持的“理化诱变创建蓝粒小麦研究新材料”任务,即将长偃燕麦草的蓝粒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的每一对染色体上,面对工作量大、耗费时间长的研究工作,周汉平以顽强的毅力和持久的耐心坚持下来,十几年如一日,创制了65个不同的位系,经细胞学鉴定,每年为课题组提供20至30份蓝粒位系新材料,在此基础上,他以蓝粒位系BT15与小偃6号杂交,育成了BT15(白)小麦新品系,综合性表现良好。

2007年,周汉平退休,吃苦耐劳、扎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得到李振声院士的肯定,李院士支持他继续开展选育蓝粒位系研究,一直持续到2015年,共筛选出9个各类型的49个真实的蓝粒小麦位系,不仅为创制蓝单体系统进而利用缺体回交法进行染色体工程育种提供方便,并为初步定位小麦的重要农艺性奠定了基础。

对工作严要求的李振声一贯要求以数据说话,发现并解决问题,周汉平珍藏的小麦染色体工程工作笔记上,自己用公正的楷书一笔一划记录了选育新位系工作程序,蓝粒小麦位系选育程序,田间记载、室内考种项目和标准等,中央电视台记者看到后评价规范整洁工作的笔记就像印刷品,“这都是按照李院士的要求,达不到他的要求就不行。”他笑着回答说。

临别时,周汉平语重心长地说:“希望年轻一代继承发扬李院士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为中国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