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主动融入人才培养主渠道,切实发挥第二课堂思想引领和实践育人功能,推进第二课堂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助力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6月16日下午,我校在北校区文化盒子召开“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工作推进会,校党委副书记闫祖书出席会议并讲话,相关部门及各院所“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工作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对我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推进情况做了介绍,资环、水建、人文等3个代表学院分享了第二课堂工作的典型做法。会议聘任食品学院王坤等8名教师担任学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认证中心负责人,并发布了学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认证中心下半年工作计划。
闫祖书充分肯定了我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情况,他强调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要求和党的教育方针,是适应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客观需要,是完善学生发展服务体系、促进学生素质素养提升的有利举措。各级负责人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第二课堂的育人意义,深刻研究第二课堂建设的关键和困境,弄懂弄实为什么做、怎么做、做成什么样子,实现对学生的政治塑造、价值引领和道德养成。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共青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学生成才规律,借鉴第一课堂教学育人机理和工作体系,整体设计高校共青团工作内容,项目供给评价机制和运行模式,科学、系统、规范设计第二课堂活动,实现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第二课堂可记录、可评价、可测量、可呈现的一整套工作体系和工作制度。
我校作为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的试点高校和陕西省示范高校,已将第二课堂逐渐建设成为组织、引领、服务青年的有效载体,今年上半年各院所又探索形成了活动一体化方案,常态化开展“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预警工作,学校建成可视化数据平台,全部活动都纳入了可测、可量、可评体系,这些都为服务学生全面成长、开展精准思政奠定了基础。下一步,学校还将实施第二课堂活动质量提升工程,通过建立“中心-院部-支部”一站式服务机制、活动“预审-督核”机制、第二课堂智慧服务中心,试点推进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探索精准思政育人路径。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