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昨天,刚刚打开国门的中国躲在一个被世界忽略的角落,曾好奇又惊异的打量着外面的世界;30年后的今天,成功举办世博会使中国成为整个世界瞩目的焦点,正骄傲又自豪的接受着世界的检阅;30年前的昨天,《人民日报》开辟了海外专栏,向国人介绍世界的精彩和斑斓,30年后的今天,《卫报》、《明镜》、《时代周刊》等各国主流媒体不吝版面的做起一个又一个关于中国的专版。
毫无争议,在金融危机的震荡之后,世界格局中最大的变量就是中国。国际形势中最大的热点还是中国。我们所经历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正如白岩松所说,“我们与世界的关系现在微妙而奇怪,夸张的表扬与夸张的批评迎面而来,最高的礼遇和最恶毒的打击迎面而来。”中国看世界的时代正悄然过去,即将迎来的,正是一个崭新的世纪——世界看中国的世纪。11月25日下午,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外交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金灿荣教授在南校绣山活动中心作题为《当前国际热点问题与中国外交的新挑战》的专场报告,纵览时事风云,带领我校师生以新的高度和视点,共同解读,领略世界格局中的中国。
从最近的韩朝交火幽默谈起,金灿荣教授以其幽默诙谐,贴近青年人的叙述方式为我们侃侃而来当前的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外交政策。在分析当前国际形势时,金灿荣教授指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不仅改变了全球的经济体系,更改变了全球政治格局。次贷危机过后,美国经济持续低迷,一直不死不活,日本及欧盟各国经济也均无起色。全球进入了后危机时代,而中国由于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的出色表现成为世界瞩目焦点。
而对中国来说,来自外交方面的压力在2010年更显突出:中美关系持续摩擦,中国与邻国关系持续紧张,中国与俄国关系淡化,国际舆论开始弥漫“中国强硬论”和“中国傲慢论”,人民币汇率浮动和稀土输出——中国成为贸易争端的焦点。金灿荣教授强调,尽管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一贯的。但中国外界的环境是变化的。
此前,国际社会虽感觉到了中国的迅速发展,却没有意识到中国的发展竟真的会像现在这样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预期是不同步的。对此,二者都有不同的心态。对美来说,美国急于夺回其在世界的领导权和影响力。对俄来说,俄方既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牵制西方的军事力量,又不愿中国作为一个曾经的“小弟”后来居上。对日本及欧盟各国,中国在崛起的同时表现出来的平静令其恐慌。中国究竟还潜藏着多大的力量和野心,这个问题成了各界担忧和恐惧的噩梦之源。当一个国家的GDP成为世界第二,当一个国家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时,想韬光养晦很难。这就是成功的代价。因此,站在整个世界的目光下,理解、认同、赞扬、期待,这固然是我们欢迎的声音。若有疑虑,误解,担心,偏见,这也是我们应该适应的声音。
落后挨打闭关锁国的蒙昧时期,青年人需要睁眼看世界,饱含谦逊,兼收并蓄的学习西方文明的先进成果。快速发展成功腾飞的辉煌当代,当代学子则更需要睁眼看中国,看世界的中国。看清中国于世界的位置,看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看清中国在新的角色的扮演中将会有怎样的风云激荡,方能让中国在新的百年世界——属于中国的百年世界里,走的更加坦荡!
责任编辑: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