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讲述
团课现场
为了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11月24日晚,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郭建东为生命学院全体团员青年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团课,为同学们讲述了网络文化与新媒体深层意义。
文化交融 求同存异
“文化不具有排他性,公众对于文化更趋向于认同和认可。网络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内容和更加通畅广博的传播途径,网络文化因此得以野蛮生长”,“比如时髦的网络用语就对现实生活用语文化带来了比较大的冲击。”郭建东例举了很多同学们耳熟能详的网络语言,引起了在场同学的强烈共鸣。“我使用网络语言好像只是为了赶时髦,还真没认真思考过它对现实生活以及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1505班石同学说。郭建东同时指出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文化最大的传播者,对网络文化不进行必要的甄别、筛选和独立思考,一味盲目接收的现象着实令人堪忧。网络文化相对于传统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流动性,在加速了文化与文化间的碰撞、融合,有利于文化的创造和繁荣。“但文化的发展的过程不是一味的添附,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繁杂凌乱的信息洪流中,青年学生要有坚定的信念理想,明辨是非,才能不至于迷失方向。”
文明网络 携手共创
在谈到网络文明时,郭建东从公众舆论的构成让同学们认清所谓的“大众意愿”的实质。“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鱼龙混杂的网络用户不乏‘收入低、年龄低、文化低’的‘三低’人群以及网络水军、公知大V,夹杂着这些人群的所谓‘网民意见’能代表真实的‘公民意见’吗?”他的提问引起了现场同学的反思。郭建东指出大学生既是现实社会、也是网络空间最活跃的群体,大学生的网络空间行为不仅直接影响到网络空间秩序的建立,也关系到高校乃至全社会网络文化的发展,要充分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两微一端”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已经成为了青年人的最爱,“这种社交与获取信息方式有利有弊,要懂得筛选。在重大问题上,我们能够勇敢的站出来发声,引导积极的网络舆论。” 郭老师的话启发同学们在通过网络以及其他新兴媒体带来的丰富资讯的同时,学会独立判断和思考。
时代潮流 合理利用
此次团课让青年学子们对网络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清楚的知道如何利用网络新媒体。1507班胡同学这样说道:“网络媒体的发展方便了我们的学习生活,我们可以利用它获取很多有用的资讯,但也有很多同学不能合理使用。如上课玩手机上网、晚上熬夜上网依赖网络等行为,直接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了负面响。” 1504班李同学谈到:“作为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逐渐培养起纵观全局的意识,在网络上占据话语的主导权,引领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打击不良网络公知,树立这个时代的网络新声,创晴朗网络。”
学院联系学生实际,陆续开展了一些列主题鲜明的团课,将参观学习消防大队、校园清扫行动等实践活动贯穿于实践课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打造全新团课。积极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网络空间行为,从如何利用和思想认识层面双重引导。营造校园良好网络文化环境,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广大青年学子了解网络,用好网络,争做时代好青年。
编辑:宁家腾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