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师生园地”设情感驿站、时事茶座、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等栏目。敬请广大师生及校友关注并投稿。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稿件请注明姓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
“不知道的朋友们还以为我来自新疆,现在就像是在这学习生活的中国学生,融入了大家,融入了这里。”
杜拉特·巴克特(Dulat Bakyt)是一位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美丽姑娘,到西农后她给自己取的中文名字叫张苗。“我在这里求学,就要像一株小苗一样勇敢且快乐地成长。”她说。
张苗运动会女子跳远荣获冠军
张苗与西农的缘分颇深。“几年前我曾在西农做过交流生,这里良好的科研氛围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刚来到西农时,她惊讶于校园面积之大,“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生机勃勃的绿色,走在校园里就像一个大花园,感到十分安心舒适。”张苗说,本科时期她在斯洛伐克和俄罗斯等国学习交流过,毕业后最终选择了来西农攻读硕士学位,“中国确实发展得很好,是个很特别的国家。”
张苗讲述留学生活
突破语言关
对于留学生来说,语言交流是首要攻克的难题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张苗常常被汉字的声调难住,为此她也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我现在仍在努力学习汉语,做练习、学习语法、和中国朋友们交流、看中文电影都是我的好方法。”她说。
学校的国际教育学院针对学生情况开展汉语语言课程,帮助留学生们快速适应语言环境。“学院的老师和身边的朋友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当我有汉语表达上的错误时,他们都会耐心的给我讲解,我真的很感谢。”她真诚地说,“现在我的汉语还不是很好,我会继续学习提高我的汉语水平。”
永不停止的探索
张苗在我校农学院学习,师从单卫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马铃薯晚疫病。现在是她硕士生涯的第二年,她基本每天都在实验室做研究。起初,有些试验步骤不明白,她会及时与别人交流,其他同学也会耐心地给她讲解。“我和实验室的同学们一起做实验,他们都很有爱,给了我很多帮助。”张苗说。
试验过程中,虽然会遇到有不少困难,但她仍然满怀希望。“非常感谢我的导师单卫星教授,不管是科研学习上还是生活中他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在迷茫时他告诉我应该去做什么,什么对我来说更合适。”她说,对于科研,她永不停止探索,逐渐明确研究方向,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争取有更多的成果。
张苗在做实验
在中国快乐生活
“我很喜欢运动,运动让我快乐。”张苗说,今年的学校运动会上她大放异彩,摘得了女子跳远桂冠。她还参加了杨凌国际马拉松比赛,“这是我参加过最棒的马拉松,清晨伴随着音乐声开跑,一座城的人都在为了这场马拉松做出努力,甚至连小朋友都参与其中,这种全民奔跑的精神深深地鼓舞到我。”她感叹道。
适逢中国传统节日的时候,国际教育学院会组织活动讲解节日的文化内涵和风俗习惯,并且准备节日礼物,帮助留学生深入感受中国的文化,这也令张苗印象深刻。“除了学院的活动,我参观过中国的博物馆,当我置身其中的时候,我真切的感受到中国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非常吸引我。”她缓缓说道。
张苗经常跟家人朋友们分享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和新奇有趣的事情,言语之中尽是惊喜与热爱。“中国是个很有魅力的地方,不同的城市可以感受到完全不同的风格,上海的高新科技发展、三亚的热带自然风情,西安的厚重历史文化……”她回忆起自己旅游的体会并分享道。
张苗(左二)参加运动会
谈及未来规划,张苗表示想继续在专业上深造并攻读博士学位。在异国学习中她不断挑战自己,用兴趣和热情勇于探索未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株苗一定会开出绚丽的花朵。
作者简介: 田碧琛,园艺学院22级研究生
罗一诺,资源环境学院21级研究生
编发:禹泽楠
编辑:王跟辉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