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师生园地

【校园展厅】我的名字太长,叫我阿卜杜就好!

【编者按】“师生园地”设情感驿站、时事茶座、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等栏目。敬请广大师生及校友关注并投稿。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稿件请注明姓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



“在家乡,大家叫我阿卜杜热黑木。在学校,同学们都叫我阿卜杜。” 面对镜头,我校园艺学院2023级新生阿卜杜热黑木·阿卜杜海外尔朴实地笑了,“我觉得这样叫我很亲切。”

学年伊始,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帅小伙的名字出现在了2023级新生大数据的推送中。凭借着长达12个字的名字,他获得了“名字最长的新生”这一称号。

“阿卜杜海外尔”是他的姓,“阿卜杜热黑木”则是他的名,寓意着善良和友好。来到我校已经三个月了,阿卜杜的逐梦之旅也正徐徐展开……


有了归属感

“我刚来学校时,还不太适应,老师们就来跟我们聊天了。”阿卜杜说,新学期刚开始,学校领导就深入到各学院的少数民族学生中,关心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他回忆,在那场对话中,领导问了很多琐碎的生活小事:“学校的饭菜合不合胃口、校园环境怎么样、在宿舍和同学关系怎么样、一个人在这边还习惯吗……”一声声事无巨细的问候,像一双温暖的双手,安抚了阿卜杜不安的心,也让他找到了归属感。

微信图片_20231124173837.jpg


近年来,为带领各民族学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红鹰”训练营、“同心”杯、少数民族知识问答竞赛、优秀少数民族同学推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了阿卜杜强烈的好奇心,“大一的课实在是太忙了,等到大二的时候,我想参加更多的活动。”


要出来上学才有更多的机会”

“我希望回家的时候能买到高铁票。” 阿卜杜说,“如果坐火车,要坐两天半,实在是太久了。”

家在南疆的他,要在大巴上辗转一天才能坐上第一段火车,而坐火车跨越2500公里到达杨凌又要花去三十多个小时。大巴车的辗转、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常在夜间和凌晨换乘……这些困难是阿卜杜来学校时所经历的。好在2020年,乌鲁木齐至西安高铁通车后,最长的火车路只需十三个小时就能到达,阿卜杜回家的路又多了一个更快捷的选择,“不过,还是要在外面过一夜才能到家。”

然而,这段求学之路并不是他人生中最长的一段。几年前,在国家的支持下,阿卜杜和几位同龄人从新疆来到天津读完了高中。“中考成绩特别好的人,才能去天津上学。”他说完,立刻谦虚地笑了笑,“我没有他们那么厉害,中考发挥得比较好而已”。

新疆和天津远隔在祖国版图的两端,3500公里的距离成了他最长的求学路,即使全程乘坐高铁也需要三十个小时。“和同学们一起坐车就没那么累,一起说说话就到了。”阿布杜笑着回忆,“我们都知道,要出来上学才有更多的机会。”

微信图片_20231124173831.jpg



毕业后,我想回去建设家乡”

       “过节的时候我们会穿上自己的民族服饰,宰上一头羊,大家一起吃。我们还会去到亲戚的家里,一起庆祝节日。”提起家乡,阿卜杜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阿卜杜的家乡在绚丽多彩的南疆,那里望得见巍峨的昆仑山脉,看得到金灿灿的胡杨林,也有纯粹静美的蓝色湖泊。尽管离家求学多年,但故乡的风景一直深埋在他的心中。不仅风光无限好,家乡的物产也丰富多样。小麦、玉米、苹果、葡萄、哈瓜……阿卜杜家的院子里,就种着一 棵大葡萄树,每到夏天结果的时候,他会请邻居们来一起分享这份收获的甘甜。
        从这里毕业后,将何去何从?许多离开新疆的学子都选择去大城市打拼,但阿卜杜却一心想回到家乡去,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因为我学的是园艺专业,以后我想回到家乡去研究葡萄之类的水果或者蔬菜的栽培和育种,让我的家乡变得更加美丽富饶。”他面带着朴实的笑容坚定地说。  

这个朴实、腼腆的维吾尔族小伙因为最长的名字让我们注意到,却又因为他别样的经历让我们钦佩。四年后,他将带着一身的本领回到新疆,成为一 棵扎根在家乡的迎风不倒、坚韧不拔的“胡杨树”。

作者简介:吕佳悦,语言文化学院21级本科生

程钰珂,语言文化学院21级本科生

王姝祺,农学院23级本科生


编发:卢芝颖

编辑:孟可菲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