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会现场
主讲人张金鹏
“自由与梦想,虽然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坚持,就不是空中楼阁。”12月14日晚,中国职业旅行第一人、旅行作家张金鹏老师,又名小鹏老师,旅行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北绣山活动中心为学子带来讲座《不要忘记来时路》。
年轻人,大胆地往前走
“我是一个旅行者。”小鹏老师如此介绍自己。“23岁我第一次背上背包去阳朔,开始了我一个人的旅行。24岁那年我已经开始频繁辞职,但每次辞职我都知道我将要干什么。25岁我在欧洲旅行80天。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想象着那些伟大的城市即将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的内心就特别激动。27岁那年我毛遂自荐去央视的一档节目做了实地编导。当时这个工作是没有工资的,但是我觉得挺好的。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去很多地方旅行。29岁我在印度旅行了一个月的时间。08年,我30岁。这一年有很多旅行公司找我签约,也就是从这年开始我抵达了我的巅峰,我体会到了一览众山小的感觉。2013年,当时的我是一个自我膨胀的我,我觉得我需要找回原来的那个自己。于是我又开始了一次旅行,沿着《摩托日记》的路线,从阿根廷到智利再到秘鲁最后到古巴。这次旅行让我回归了平静。在旅行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刺激冒险。”背包十年,游历五洲,体验别样的人生旅途,分享独特的体验感悟。
“当我们面对这些与众不同的新鲜事的时候,都会有自己本能的反应。久而久之,这些反应累积到一起,我们就知道自己是谁,我们能做什么了。我们知道了自己的能力之后就不会再为一些自己做不了的事情而沮丧,就不会再为那些本来就能做好的事情而沾沾自喜了。慢慢地就能获得一种所谓的内心平静。这就是旅行给我的最大的收获。”
停一会,将感动凝成册
小鹏老师《背包十年》用80多个旅途故事勾勒出小鹏成长的清晰脉络:如何从菜鸟背包客到旅游杂志记者,再从自由撰稿人到今天的中国首位职业旅行者。“于是我选择流浪,拿起背包,按照自己的方式思考。这时我发现衣食住行只是最低层次的需要,牛仔裤可以一个月不洗,粗茶淡饭只要能吃饱我也不会嫌弃。” 背起背包,带着自己对的向往和信仰,去旅行,去追求,去探索,将收获与分享凝结成册,构成了一部梦想拥有者的青春读本。
继续走,不忘记来时路
“今年我出版了《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这是我旅行的收官之作。这本书表面上是写我在南美洲旅行的经历,而实际上是写一段回家的经历。旅行就像一根弹簧,你绷得越紧,拉的越远,它就越会指向回家的方向。”小鹏老师认为,回家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回家就是回到父母身边,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我们父母所在的地方就是家所在的地方。“我认识到旅行的终极状态不再是远行,而是回家;不再是沸腾,而是平静。人应该趁着年轻去流浪,但不要忘了回家的路。”第二个方面则是小鹏老师为自己打造的理想的家:乌托邦。在那里,有音乐,有电影,有书籍,有朋友,有一切他想要的东西。他觉得家的第三个含义就是要有一个虚拟的家,即心安之处即为家。“当我们获得一种真正的内心的平静的时候,我们就会很舒适。我们获得这种真正内心平静的时候我们就算回家了。”
“如果想获得内心的平静就一定要穿过茫茫黑暗,愿我们都不会忘记来时的路。”伴着全场热烈的掌声,张金鹏老师的报告结束了。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至少一个在路上,趁着年轻来几场说走就的旅行,但是,无论走多远,不要忘记来时路。
编辑:王婷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