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师生园地

【校园展厅】秘密蘑菇园(一)——不烦闷的阴雨天

【编者按】为更好建设学生"第二课堂”,展现我校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书写当代青年学子奉献农业、胸怀天下的情怀,党委宣传部对新闻网"学生天地”板块进行整改,拟设情感驿站、时事茶座、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叽喳寝室等栏目。敬请广大同学关注这片属于大学生自己的天地,并投稿。投稿邮箱: xndxxbjzt@163.com。(稿件请注明姓 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



若没记错,这场雨从9月20日就开始下,下了足足三天,中间歇了一两天,又继续不要钱似的下。从10月2日开始,一天都没停过,一直下到10月15日,终于盼得阳光!满课的一个上午,当我走出八教看到阳光的一刹那,疲惫全部转变为从心底涌上来的无限感动!于是提笔拙作一首《秋》:秋雨绵且长,秋思在梦乡。盼得秋阳至,秋花仍芬芳。

暖暖的秋阳下,枫红了,樱黄了,捡落叶,捡果果,拍秋景,晴天的快乐如此简单!那么,阴郁的雨天就不快乐了?不得不说,两周之前,从前的我确实是这样觉得的。但现在我发现,雨天也有它独特的魅力,可以带你领略晴天难得的风采,而这,正是今天的主题——西农的秘密蘑菇园!



45eacfd64ef949b6a17a1180f2fd39a8.jpg

小鬼伞属



或是在枯木上,或是在树根下,或是从树皮里,或是从树洞中,或是从厚厚的松针下,或是积年累月的悬铃木落叶下,或是从掉落的松果里,或是不被关注的草坪上…在连绵的阴雨天里,一朵朵可爱的小蘑菇悄然钻出,就像不知不觉间,草坪已经覆满落叶。一朵朵各色各形的小蘑菇伸直伞把,撑起它的小伞,慢慢地,悄悄地,生长起来。

蕈菌者,生于树者为蕈,生于地者为菌。有金黄的、雪白的、深紫的、粉红的、褐的、黑的、粉紫的、棕灰的…有伞菌类、腹菌类、胶质菌类、牛肝菌类、子囊菌类…当踏进一片许久未曾有人涉足的境地,轻轻翻开翻开厚厚的落叶层的表层,大片白色的菌丝就会暴露在眼前,这时你就能体会,校园里的蘑菇实在比想象中多好多;并且,在某一个雨季过后,不知道这片林子里还会长出些什么可爱的蘑菇来。

这个国庆假期,因为博览园的一棵长满小鬼伞的“蘑菇树”而认识了研究蘑菇的猫菇姐姐,从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那个一路找蘑菇、拍蘑菇、采蘑菇的午后实属快乐,生平第一次在博览园不是抬头找植物,而是低头寻蘑菇。自此,这段阴雨连绵的日子里,我不再烦闷,因为,我发现了这个令我的多巴胺急速分泌的秘密蘑菇园!



c3c675ac31834bbb8d16e6e2ea157115.jpg

最可爱的蘑菇之一——地星



地星是第一个给我惊喜的蘑菇,也是我入坑蘑菇的起点。还记得刚认识猫菇姐姐的时候,我从她相册里看到了地星的照片,像是从枯枝败叶里开出一朵肉肉的白色花来,“花瓣”外卷,中间的部分像个嘟着嘴的小圆球,可爱极了!我直惊呼:天哪,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蘑菇!

认识猫菇姐姐的第二天下午,我去了一个我此前从未涉足的秘密境地——校园的的西北角,一片由三五株极其高大的悬铃木和几株紫叶李组成的小林子,想着碰碰运气,看能不能像前一天在博览园一样满载而归。

有了前一天采蘑菇的经验,我娴熟地绕着那几株悬铃木的树根搜寻,但似乎没什么收获,我没有见到一朵蘑菇。我有些不甘心,又绕着下一株悬铃木的树根四周仔细观察,突然发现落叶里好像有个看起来肉乎乎的乳白色的小家伙,质地细腻,再细看,在它附近又发现了另外几个长相和它相似的小家伙,我胆子大了起来,摸了摸,发现它像一个小盘,外反卷的裂片裹住了几片落叶,此外并没有依托,可以直接拾起。

原本我要往地星的方向猜测了,但现在我产生了怀疑:它到底是生物还是没有生命的废弃物?毕竟在我的知识体系里,蕈菌是有地下菌丝的,我也没见过能凭空生长的蕈菌;其次,凭感觉来说,这么可爱的生物应该是比较少见的。为了确证,最后我还是带着猜测去找猫菇姐姐了。

确认是袋形地星后,我的心情和一个月前发现学校西区后花园的柳穿鱼还幸存时的心情一模一样,那是一种从内心深处涌起的感动。在那以后的几天,我又陆续在学校的另外几个地方发现了地星,有的刚刚裂开,像刚炸出锅的爆米花,有的已经老去,像一颗掉落已久的橡子。

意外的是,在我试图捡起一只地星的时候,我发现了它的底部好像有什么东西断了,而且在原地发现了白色结构,原来那是与它底部相连的的假根,可算是解了我的心头惑啊!



5c73f144e993490185c4b3f5164c2963.jpg

神出鬼没的蘑菇——鬼伞



有一种蘑菇,能在短时间内突然冒出,又在两三天内突然自溶消失,得名“鬼伞”。神出鬼没,谓之“鬼”也。说到鬼伞,我可有话说了。这是我和猫菇姐姐相识的起点,也是我第一次做蘑菇标本失败的类群。

按照分子研究证据,鬼伞属应归属蘑菇科,但一些先前发现的已被纳入鬼伞属的种却应归属小脆柄菇科。小脆柄菇科是新近独立出来的一个科,由原归属蘑菇科的鬼伞类群里分出来的拟鬼伞属、小鬼伞属和近地伞属三个属构成。根据这段曲折的分类史不难发现,在系统演化上,蘑菇科和小脆柄菇科之间的关系可谓“剪不断、理还乱”,一些兼具二者特征的属如小脆柄菇属等,被分别归属到这两个科中。简而言之,蘑菇研究,任重道远。

毛头鬼伞的大名就是毛头鬼伞,但我和师姐都喜欢叫它“毛头小子”。这次见到的幼年版的“毛头小子”并不是我见到的第一个,事实上,半个月前我就已经见过它的老年版了,只是那时候还对“毛头鬼伞”没有概念,既然不是师姐研究的对象,那就忽略之了。



cc7c4c7a02534354abdb1510e6b01b0c.jpg

袋型地星



昨天,跟酢匠在南校的油松林里找蘑菇,找来找去都是熟面孔,有些无聊。正当此时,我们俩突然被前面一朵大蘑菇吸住了目光——从一株倒下的油松树枝里穿出,高高立起,在被枯树枝限制住的空间里微微撑开伞盖,目测身高有20cm高。对上的那一眼,我就知道,是“毛头小子”没错了!同时我也惊愕于它的身高,它绝对是我见过的最大的蘑菇了!

起初只看到一两个“毛头小子”,我兴奋地绕着它一顿乱拍,就像当初见到地星一样激动。不过很快,我发现不远处还有几个,目光再放远些,我发现这一大片林地已经完全成了“毛头小子”的地盘!刚刚探出头的像个迷你版的棒槌,两个挤着长的像是在争高,风烛残年的像两把泼了黑墨的油纸伞,俯视则像一只糊到焦黑了的双黄油煎蛋…...

下雨这两周,学校里的蘑菇可是越长越多,我也大概摸清楚了大致的蘑菇类群和分布地点,拍摄了上百种蘑菇,采集了六十五份标本。值得一提的是,在发现毛头鬼伞之后,在不远处我还发现了我心心念念的珊瑚菌,从覆满垂盆草的土里长出来,恰似一丛丛镶嵌在翡翠玉石上的迷你珊瑚装饰,赏心悦目。



作者:彭慧宁,生命科学学院生工专业2018级本科生

编辑:林始莹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