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食品学院】深化校地企协同联动 助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决策部署,暑假期间,食品学院深度推进校地企协同合作,为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动能。

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构建人才共育新机制。学院立足食品学科特色,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多支专家团队和调研队伍赴河南漯河、陕西渭南、商洛山阳、浙江杭州萧山、淳安等地开展产业调研和人才对接。在漯河市,由副院长李巨秀教授带队的调研团队深入双汇、卫龙、微康生物等龙头企业生产一线和中原食品实验室,深入了解食品产业智能化转型对人才知识和创新能力的新要求。在浙江淳安,学院与千岛湖啤酒、农夫山泉、威士忌酒业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就业实践基地,推动人才共育、科研合作与就业联动。

拓展校企合作深度,打造就业资源“蓄水池”。7月上旬,学院党委书记宋广林带队,联合湖北省未来农业产业研究院开展专项访企拓岗行动,并基于前期对毕业生就业意向的精准摸排,组织针对性走访周黑鸭、劲牌有限公司、智舱农业装备等知名企业,现场推介毕业生简历,并就人才联合培养、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等达成多项合作。同期,学院师生还赴达能(中国)西安工厂开展就业研学活动,通过参观现代化生产线、体验产品创新流程、与人力资源部门深入交流,切实提升学生对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发展路径的认知。

强化产学研用融合,注入产业发展新活力。学院充分发挥科技与人才优势,积极服务地方产业升级。在合阳县和山阳县,专家团队深入牡丹产业、香料加工、鱼虾混养、果汁生产、核桃产品加工、食用菌产业园等多个特色项目,围绕产品研发、标准化建设、全产业链发展等提供技术指导,提出多项解决方案,并通过座谈会与当地政府、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为毕业生扎根基层、服务“三农”提供广阔舞台。

夯实协同育人平台,贯通人才培养与就业全链条。学院通过持续深化校地企合作,已逐步形成“认知-体验-提升-就业”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企业参观、岗位体验、实务座谈等多元活动,引导学生直观把握行业前沿动态和岗位要求;基地共建、联合研发、技术攻关等深度合作,有效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不少学生表示,通过这些活动,“看到了科技如何带动产业增值,更明白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深刻含义”。

image.png

未来,学院将继续拓展与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合作关系,不断创新校地企协同模式,优化人才培养与就业引导机制,为服务乡村振兴和食品产业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编辑:王学锋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