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教学工作繁忙紧张,很难抽出整块时间给全校教师上课、充电。7月7日—10日,高新中学借相对集中的宽松时段,与牵手培训的北京师范大学共同安排了暑期教师培训工作。
7月8日早晨8:30分,高新中学多功能大厅坐无空席,掌声阵阵;全校教师及教辅人员神情专注,倾听报告。教学艺术专家,北师大研究生导师、国家级教师素养培训主讲首席专家、国家级十二•五规划专业性有效教学项目专家组组长、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课题组组长吴松年教授应邀作首场报告。他的主题是“有效教学十六条规则”。有效教学是时下学校教育的热门话题,社会上仁者见仁,众说纷纭。吴松年认为:教育作为终生事业是伟大的,作为职业是有风险的。他用半个世纪一路艰辛探索所形成的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和自身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旁征博引,高屋建瓴,见解独到,论证深刻,谆谆告诫“有效教学的十六条规则”,令人信服。
酷暑炎炎,报告连连。短暂的午餐后,下午13:00,第二场报告再掀高潮。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管理处主任、曾任西城区教科所副所长、负责学院研修一体、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专家王立军,作“真正走进常态的教育科研”的专题报告,她用来自中小学课堂一线的大量事实,紧贴教师困惑的教育科研话题,精彩生动、深入浅出地逐一讲解了“解读常态科研”,“研究真实问题”,“尽力倾注研究”三个层面的问题。切实可行地回答和解决了教师日常所遇到的问题。
7月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秘书长,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编委林春作了 “愉快的工作,幸福的生活——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的报告。讲解了“职业倦怠及其表现”,“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克服职业倦怠的方法”三大问题,并与教师面对面解疑答难,整个会场,气氛活跃。
暑假培训虽只有紧张的两天,可获取的知识财富将享用终身!
责任编辑:杨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