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季维智研究员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非人灵长类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100余名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会上,季维智研究员介绍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分类和分布,回顾了非人灵长类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历史,并结合我国生物医学研究,重点讲解了猕猴和食蟹猴的生理特点和应用领域。同时,季维智结合其领导的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猕猴的超数排卵技术,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和体外受精技术,转基因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我国第一只转基因猴的诞生历程,展示了其科研团队最新研究进展——帕金森病转基因猕猴的出生。
季维智研究员还参观了农业部动物生殖生理与胚胎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及国家干细胞研究中心陕西分中心,并与学院领导和张涌教授、王华岩教授、赵善廷教授、马保华教授等进行了交谈。
责任编辑:杨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