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至23日,继学术月活动结束后,为进一步提升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土壤生态学领域,特别是土壤生物化学及土壤化学方面的研究水平,借鉴和学习国际前沿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实验室分别邀请挪威生命科学大学(Norwegian University of Life Sciences)植物和环境科学系(Dept. of Plant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MB Nitrogen研究小组科学家、荷兰Wageningen大学物理化学与胶体科学系Luuk Koopal教授及实验室部分科研骨干在实验室开展为期一周的“土壤生态学”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
国际著名土壤化学家,荷兰Wageningen大学物理化学与胶体科学系Luuk Koopal教授为30多位科研人员及研究生做了题为《Humic substances, facinating components》的学术报告,主要介绍了土壤腐殖质的结构及其与无机离子的吸附模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挪威生命科学大学植物和环境科学系MB Nitrogen研究小组科学家Lars Bakken教授、Peter Dörsch教授及Åsa Frostegård博士分别就土壤生物化学,特别是土壤反硝化生物化学过程做了《NO – an important regulator of denitrification, experiences with mutant strains and acetylene-scavenging of NO》、《Why and how do we measure N2O emissions from soils, now and in future?》、《Genotypes and denitrification regultory phenotypes – a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Model organisms, a source of concepts and understanding of soil N-transformations and N2O emissions》的学术报告,并就国际最新的土壤反硝化及温室气体测定方法及相关仪器使用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上提供了积极指导和帮助。The UMB Nitrogen 研究小组主要从事土壤反硝化及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教学及研究工作,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
实验室4位学术骨干围绕“水蚀风蚀交错区侵蚀景观演变地学-生物学过程及其调控”、“植被恢复过程的土壤质量变化”、“植被恢复过程的土壤碳汇效应”及“植被恢复过程的土壤微生物演变”等做了学术报告,就近年来在土壤生态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了交流。
学术周期间,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水保所及学校相关科研人员及研究生积极踊跃地与报告专家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本次学术周活动,对提升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植被演变环境下的土壤质量、土壤生物化学及土壤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水平,特别是土壤氮素转化及土壤胶体化学研究水平及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荷兰专家Luuk Koopal教授做学术报告
挪威生命科学大学Asa Frosteg教授做学术报告
责任编辑:杨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