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做题像‘摸黑走山路’,现在小老师每周带着我们‘画地图’,哪块容易‘踩坑’都标得清清楚楚!”2024级本科生张玉龙翻着《高等数学》笔记感慨。他的笔记本里夹着小老师手写的鼓励便签:今天的积分题正确率提升20%,很棒!继续加油!这些充满温度的成长故事,正是经管学院学风建设成效的生动注脚。
据悉,经管学院前期整合学院“学习管家”小老师和榜young宣讲团力量,联系校外实践导师共同组建“智汇经纬”学坊。从精准答疑到多元主题宣讲,经管学院朋辈力量正以最鲜活的方式,在青年学子心中播撒求知与奋进的种子。
学习管家小老师,精准滴灌的学业“导航仪”。在学业帮扶一线,“学习管家”小老师们以“专业前15%+沟通能力+责任担当”为标准选拔,30名小老师化身行走的“知识库”与“加油站”,用个性化服务破解学习难题。每逢中期考、期末考、四六级等时点,小老师们的答疑现场总是挤满了人:大py组围绕大学python和大学信息技术编制的8份章节资料、3份专题指南、2份重点手册、3类易错题库,被学弟学妹们称为“复习急救包”;微观小组推出系列专题答疑小课堂,并同步推进《知识点手册》《典型例题解析视频》等实用课程资料包的制作;大学英语组张靖苑打造“听力-阅读-写作”模块化攻坚方案,组织盲听复述打卡,开展真题精读工作坊,模拟写作冲刺营……“有了学习小管家的督促,我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截至目前,学院已搭建各类学习帮扶群10余个,整理资料汇编20余篇,陆续开展“一对一”帮扶与专题集中授课百余次,线上答疑1000余次,惠及500余名学生。
榜young宣讲团,多元场景的成长 “引路灯”。榜young宣讲团以“朋辈说・青年听・共成长”为理念,构建覆盖生涯规划、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学生工作、文体活动、实习就业六大领域的立体化宣讲体系,通过“案例化叙事+场景化还原+互动化设计”,让成长经验可感知、可复制。学生工作组陈雅琳说:“学生工作的本质,是在服务同学中学会担当,在解决问题中提升能力。”她分享的“三维协同工作法”被20余个班级借鉴,推动学院班级管理模式迭代升级。实习就业组赖凌杰、郑钿尧充分搜集资源,结合自身经历,通过求职能力三部曲,传授职场礼仪、简历攻坚、实习投递等技巧,帮助探索职业兴趣;社会实践组成员们分享参与社会实践的亲身见闻,引导学生们走出校园,深刻理解乡村振兴内涵,了解国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学科使命感。调研显示,37名朋辈讲师6个系列30余次主题宣讲,超80%学生认为具有实践指导性,学院范围内已呈现出“青年说青年事、青年解青年惑”的生动图景。
在智汇经纬学坊,朋辈互助早已超越“单向帮扶”的范畴,演变为一场关于成长的“化学反应”——小老师们在授课中深化专业理解,宣讲团成员在分享中提炼经验体系,低年级学生在互动中明确成长方向。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军驰表示:“当优秀成为一种传递的力量,当成长拥有了同行的伙伴,学风建设就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里。”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在朋辈互助中学会担当、收获成长,真正实现了从“外力推动”到“内生驱动”的质变。
未来,经管学院将持续深化学风建设,以朋辈力量赋能青春成长,让朋辈之光点亮更多青年的成长之路,为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时代新人注入最鲜活的青春动能。
编辑:王学锋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