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从西北小城走向世界

——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院士

(群众新闻 2024-09-16)

“第一次跟李振声老师下试验田,我负责开沟,当时年轻力壮,很快就把活干完了。但李老师说,你这沟开得不直、深浅不一,我们做育种要细心,每一步都容不得马虎。说罢,他熟练地给我示范开沟,这就是我上的育种‘第一课’。”9月14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吉万全教授一边翻看老照片,一边回忆起他与李振声院士的往事。

日前,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15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其中,93岁的李振声院士荣获“共和国勋章”。

在杨凌这片土地,李振声曾艰苦工作31年,在小麦育种领域“扎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农业科学家的使命担当。

在杨凌做出世界性成果

1956年,25岁的李振声为积极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而放弃在北京的工作,来到杨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故事的一切从这里开始。

初到杨凌,他就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在科学上的大胆创新——利用小麦与长穗麦草进行远缘杂交。

在50年代,国内无人搞远缘杂交,开展此项工作毫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年轻的李振声认为,人类栽培普通小麦,就是原始小麦与野草两次自然杂交,再经过9000年进化而形成的,因此开展小麦远缘杂交在理论上可行。

彼时,生产上大面积采用的小麦良种“碧蚂一号”碰上严重的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导致小麦大面积减产。

“如果能把长穗麦草的基因转移到小麦里,那选育出来的小麦不就可以既高产又稳产吗?”李振声的科研决心愈发坚定。这一大胆设想让他付出了20年的心血与汗水。

在实验室和试验田里,李振声克服了小麦远缘杂交的一道又一道难关。

麦草比小麦的花期迟两个月,花期不遇,杂交便无法进行。李振声带领课组成员,给育种地栽电杆、拉电灯,采用光照处理实现花期相遇。

远缘杂交育种耗费时间长达数十年,别人很难重复。对此,李振声将染色体工程技术引入小麦育种领域,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系统、自花结实缺体系统和缺体回交法,仅用3年半的时间就育成了新的小黑麦异代换系,为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这项原创性成果为李振声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美国遗传学会主席西尔斯等知名专家提议将1986年的“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讨论会”地点定在西安,为的就是到李振声的试验田里见识一下他的成果。

李振声作为地方组织委员会主席站在了世界同行面前,主持了这场学术讨论会。15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对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儿子的科研成果给予极高评价——“李振声是一个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很强的科学家。”

“我就是从杨凌走向世界的,在杨凌也一样可以做出世界性成果!”2005年,李振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报告时曾豪情满怀地鼓励广大师生。

中国人能够养活自己

李振声对科学的执着追求精神让跟随他的人记忆犹新。

“当年,李老师和我们在杨凌的官村育种时,每天要走15里路。一路上,李老师看见有病虫害的小麦,就停下来给我们讲病虫害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早年课组成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璋研究员回忆说。

和李振声共事长达31年之久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陈漱阳研究员回忆,“无论是在试验地观察研究杂种后代,还是在办公室翻阅资料、写计划总结,他(李振声)总是不知道下班,经常要他的夫人到办公室叫他,才会回去吃饭。”

1964年,小麦成熟前连续40天阴雨,随后天气突然暴晴,一天时间,几乎所有的小麦都青干了。

李振声课组筛选的1000多份杂交材料中,只有一个仍保持着金黄颜色,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材料,也就是后来大放异彩的“小6号”的祖父——“小55-6”。

李振声带领课组紧紧抓住这个机遇,经过两次杂交,育成了一个具有相对持久的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6号”。

“小6号”凭借耐强光和干热风的特性,在长达16年的时间里,是陕西省小麦骨干品种,并成为我国推广时间最长的自育小麦品种,至今仍然有50多万亩的种植面积。1985年,凭借这一品种,李振声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

“小6号”作为小麦育种的骨干亲本,衍生出了50多个小麦品种,其中国审品种10余个,这些品种累计推广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这开创了远缘杂交育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和纪录。

2005年在博鳌论坛上,李振声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10年前提出的《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逐一批驳,并且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中国人能够养活自己。

有趣的是,李振声选育的小系列是从4号开始命名的。这里面有个故事,当时新品种选育出来时,正好是赵洪璋院士“丰产3号”广为推广的时候,为便于农民记忆,李振声索性给新品种命名为“小4号”,紧接着“小5号”“小6号”也相继育成。

为鼓励课组成员继续攀登小麦远缘杂交的科学高峰,李振声将“小1号”留给了后来人。“你们谁要是选育出超千斤的品种,就叫‘小1号’。”李振声说。

“荣誉首先归功于集体”

“荣誉首先应该归功于集体,没有集体的艰苦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荣誉。小4、5、6号小麦新品种是陕西杨陵西北植物所小麦育种课组的10位同志共同完成的。”李振声非常看重团队的协作精神,多次在报告中强调科研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也让人们看到了他虚怀若谷的良好品行。

赵洪璋是小麦育种的老前辈,李振声到杨凌后,经常去请教赵老师,在一起交流经验,两人成为忘年交。他和著名植物病理学家李振岐的私交也很好,经常讨教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在“小6号”育成后,很多领域内的专家院士都来参观。蔡旭、庄巧生、鲍文奎院士等曾不止一次地到李振声的试验地参观,他总是虚心讨教。

“李振声是一个随和可亲的人,课组成员总是亲切称呼他为‘老李’。有一次,我老家的村民跑到杨凌来找麦种,我请‘老李’帮忙,他亲自把村民领到生产队,挨个往过看,认真地回答村民的问,让村民带着满意的麦种回家。”李璋研究员回忆说。

李振声生活俭朴节约,他是山东淄博人,常常开玩笑说,工作和生活要像山东人吃大饼卷葱一样,边吃饼边把葱往下拉,要节约葱。

“小6号”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省上要给他几十万资金,他一分没要。当时他的课组只有一辆自行车,单位离试验基地有15里路,大家来回都是步行,很辛苦。

有人劝他,可以用这笔钱买几辆自行车改善办公条件。可李振声回答:“我们的成果是在没这笔钱的时候做出来的,现在的条件也没那么差,要钱干啥?”

2006年,李振声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将50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用于科学研究和学生资助。

中国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荣获国内重大科学奖项的李振声却始终低调:“我所做的工作,仅仅是在小麦育种这个领域起到了一个引导、带头的作用。”

传承农业科学家精神

李振声院士在杨凌共招收了5名硕士研究生,吉万全是唯一一位留在杨凌开展育种工作的。

“我1985年考取了李老师的研究生,他平易近人,没有任何架子,我们在试验种地的时候,老师虽然忙,但总能抽时间和我们一起开沟、装土,啥活都干。”谈及李振声老师,吉万全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李振声老师荣获‘共和国勋章’,尤其是在国家强调种业振兴、保障粮食安全的时期获奖,种业的同行们都非常振奋,我们深受鼓舞,工作更加有干劲儿了。”吉万全说。

在李振声院士的悉心栽培和指引下,吉万全在杨凌这片土地上继续开展育种工作,近30多年来,他培育小麦优良新品种16个(其中国审8个),累计推广面积5000多万亩。

今年6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其中陕西入选的11个小麦新品种均为杨凌选育,而吉万全教授团队选育的“西农161”正是其中之一。

“我感受最深的是李老师的创新意识,他所做的探索性的研究,以前从来没有人做过,他不仅研究了,而且自成体系。他的研究思路开阔,学术思想、思维很活跃、超前。他的这些思想对我的科研生涯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吉万全说,李振声是他科研路上的引路人。

1987年,李振声被调往中国科学院担任副院长,虽然离开了杨凌,但他也一直牵挂着杨凌的发展和小麦育种工作。

吉万全说:“李老师虽然在北京,但还是悉心指导的我的毕业论文。当时通信不发达,我把论文写在方格纸上,邮寄到北京,老师会一字一句认真修改,这让我十分感动。”

近些年,吉万全经常在一些种业论坛活动中和李振声老师碰面,也常在去北京工作之余拜访老师。

“每一次见面,老师都很关注杨凌小麦育种工作进程,会给我一些前沿性的指导,鼓励我们要把品种培育好,要为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吉万全告诉记者,他接过了接力棒,让李振声的科研和教育理念继续开枝散叶。

在开展育种工作的同时,吉万全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20余名、硕士生50余名,为我国“三农”工作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李老师常说,科研要结合生产实际,我自己指导的博士生,会让他们选择服务于粮食生产的选。”吉万全告诉记者,他指导的博士生杨晓莹正在进行“西农511”小麦品种抗赤霉病的研究。

“西农511”,这个采用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而成的品种,正是李振声院士科研工作的延续,一代代农业科学家扎根大西北,坚持为一粒种子发光发热。

原文链接:https://xzzsx.sxdaily.com.cn/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2089/10860246.html?isShare=true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