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多维发力”赋能合阳乡村振兴
5月13日,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齐涛带领相关专家一行5人赴合阳县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从组织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支撑多维发力,助力合阳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合阳县副县长张瑞超、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泽清全程参加。
党建互联,加强组织振兴。学院党委与南伍中社区党总支联学联建,在南伍中社区中心召开南伍中社区乡村振兴工作座谈会。围绕南伍中社区乡村振兴工作的难点和堵点,专家代表重点从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创新集体经济模式、提高乡村治理能力等方面出谋划策。齐涛表示,学院将发挥学院人才优势和组织优势,积极联动各方资源,助力南伍中社区建设好乡村振兴重点示范社区。
专家问诊,助力产业振兴。应南伍中社区着力发展食用菌种植技术指导需求,学院邀请生命科学学院食用菌专家杜双田副教授为社区干部群众就羊肚菌种植技术管理进行了培训。他详细讲解了羊肚菌生产过程中在种植期、菌丝生长期、出菇期、采收期等各节点的注意事项与重点技术。学院正处级组织员王有强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要求,为社区居民合理合法发展食用菌产业集体经济提供法律保障。
精准开方,赋能文化振兴。为挖掘和发展合阳县莲菜种植文化,齐涛一行先后前往洽川镇艺美莲水生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和莲菜种植基地考察调研。学院副院长、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杨乙丹教授分析了合阳县莲菜种植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对合阳县文化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从农业物种渊源、本土支持体系、技术体系传承、农业景观加持等方面论证了此举的可行性。张瑞超和洽川镇主要负责人充分肯定了建议方案,表示将尽力推动落地见效。
殷殷嘱托,强化人才支撑。近年来,学院已累计选派107名研究生加入研究生助力团助力地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齐涛在活动结束后慰问了学院驻合阳的助力团成员,对助力团成员选择到乡村振兴一线实践学习表示了高度赞扬,嘱托大家沉下心来,砥砺奋进,在实践锻炼中学习和成长,将论文写在合阳县乡村振兴的大地上。助力团团长、人文学院研究生李浩宇感慨道:“参加此次活动为我们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启发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助力团定当不负学校、学院和合阳县的期望,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在助力合阳乡村振兴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出更好成绩。”(李晓宇 李浩宇/文 王丹悦/图)
【植保学院】专家助力团赴合阳开展工作
5月16日,学院党委书记黄明学带领专家助力团王阳教授、行政教工支部书记闫建兴等一行4人赴合阳县城关镇街道办开展乡村振兴工作。
在合阳县城关镇街道办座谈会上,街道办主任赵晓元对植保学院近年来在合阳县城关镇乡村振兴工作所作工作和贡献诚挚感谢。副主任邓晓文介绍了合阳县城关镇街道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和2025年工作计划。双方结合街道办工作计划,就年度帮扶工作开展、推进进行了交流讨论。
在包抓的城关镇街道办白灵村,工作组一行听取了白灵村村情介绍,参观了村规民约文化墙和“数字乡村”服务中心,向村委会捐赠了农用物资,为白灵村农业园、蔬菜园夏秋季作物病虫害防治提供了技术指导,并考察了白灵村泰丰农业园区产业基地大棚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情况。
合阳县副县长张瑞超表示,近年来植保学院在合阳县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对口帮扶的白灵村,通过建立党建结对机制,深入开展联学联建、专业技术培训等工作,为搭建智慧党建平台,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壮大村集体经济作出了积极贡献,有力支持了白灵村示范创建。
黄明学表示,将充分利用党建结对帮扶机制,积极联系学校和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学院科技、人才优势,为城关镇和白灵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组织振兴等继续提供支持和帮助,切实将学院承担的乡村振兴使命任务落实落细。(王学慧)
【园艺学院】科技赋能产业 青春助力振兴
5月21日,“樱为有你 云享田园”—合阳金峪第八届“方寨红”樱桃网络销售季在金峪镇方寨产业服务中心盛大启幕。园艺学院深度参与此次活动,以科技赋能产业发展,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与消费扶贫,书写校地合作的新篇章。
2013年以来,园艺学院专家团队在当地推广矮密栽培等技术,构建全产业链体系;创新“高校+社区+合作社+农户”帮扶路径,培训本土人才;借助线上线下渠道拓展市场。近五年累计开展技术培训100余场,培养本土技术骨干150余人,形成覆盖省-市-县-乡-村的五级技术推广网络。
活动现场,副院长袁黎代表园艺学院与方寨社区进行了消费帮扶签约,通过教职工的福利采购、研究生助理团、学生线上直播等多种形式积极推动消费帮扶工作,拓宽樱桃销售渠道,切实帮助农户增收。袁黎表示,将持续深化科技支撑,推进品种改良与智慧果园建设;联合各方升级品牌、打通销售渠道;开展“田间课堂”培育乡土人才,持续赋能方寨振兴。
为探寻一颗颗樱桃如何从枝头走向市场,园艺学院青年学子化身科技助农先锋,通过沉浸式云端直播带观众走进樱桃文化节。镜头穿过樱桃树,在智能滴灌系统与生态种植技术的映衬下,主播们生动讲述着方寨村从靠天吃饭的贫困村蜕变为年产值过亿的樱桃名村的历程,展现科技兴农的振兴密码。
学院将继续秉持服务“三农”的初心,与地方携手同行,以科技之笔绘就乡村产业振兴的壮美蓝图,让“方寨红”樱桃故事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璀璨篇章。(王阿文)
【林学院】携手合阳百良镇 共谋产业新发展
为推进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工作,5月21日,学院副院长黄建率队,一行4人赴合阳县百良镇开展花椒技术培训及产业发展座谈,为花椒种植户送技术、解难题,为镇域产业振兴谋思路、绘蓝图。
结合近期百良镇高温干旱少雨花椒蚜虫发生普遍的情况,学院花椒团队专家魏安智教授、刘永红副研究员分赴百良镇莘村、合义村开展精准技术帮扶指导,培训干部群众130余人。培训会上,专家系统讲解了夏季花椒蚜虫等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树体科学管理方法、以及土壤水肥管理等技术要点,重点强调了“四季适时科学管理,联防联治防大于治”的科学理念,以简练、通俗的语言将这些专业技术知识传授给了群众。
与百良镇党政班子、村两委负责人召开林学院助力百良镇乡村振兴座谈会。百良镇镇长雷晓飞就镇域产业现状、产业发展瓶颈问题、未来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设想进行了汇报,魏安智教授、刘永红副研究员就百良镇花椒主导产业下一步发展提出“提信心、稳面积、强技术、促合作、增效益”的思路。黄建表示,学院将充分发挥学校科教资源优势,在百良镇多产融合发展、产业组织新模式探索、优质品牌打造、产业技术指导帮扶等方面,加强组织、协调和服务。
后续,学院将进一步强化对口帮扶百良镇工作,持续助力产业发展壮大和迈向更高水平,共同为镇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马松涛 王丹悦/文 王丹悦 /图)
编辑:张晴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