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之日短,求学之路长。不杀大虫,杀小虫何用?”9月25日至27日晚,在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之际,我校师生受邀携“共和国的脊梁”精品剧目、原创话剧《雕虫沧桑》登上全国舞台。在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体育馆内,“周尧”铿锵有力的话语连续三天响彻体育馆上空。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辛兵,四川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辜彬,中共雅安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聂颖,雅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云一,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强,以及雅安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文艺工作者代表,青年代表,雅安市中小学生代表,四川农业大学2025级新生代表等近6000人现场观看演出,掀起青衣江畔的爱国热潮。中国科技之声、中国教育科技、四川科协等媒体平台同步全网直播,超3万人线上观看。
“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宣传工程”是由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青团中央、中国文联等部门,自2012年起共同实施的科学家主题宣传活动。2024年12月,《雕虫沧桑》成功入选该工程,成为全国28部入选精品剧目之一。该工程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核心,通过舞台剧创作、高校巡演等形式,展现科学大师的感人事迹。
作为“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宣传工程”四川汇演剧目,《雕虫沧桑》以世界知名昆虫大师,近代中国昆虫学的开拓者、奠基人和领军人之一,农业科学家、教育家、全国劳动模范、被业界称为“蝶神”的周尧教授为人物原型创作,艺术再现了他矢志报国、潜心科研、艰苦奋斗的光辉人生。
舞台上,那个为追求科学救国,远赴意大利留学,抗日战争爆发后毅然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回国第一天就穿上军装,第七天就上了战场的青年周尧,无不让观众感受他的爱国赤子之心。
演出现场,直抵人心的对白,事业与家庭的两难抉择,打赢小麦吸浆虫歼灭战的艰辛等情节,将现场观众的情绪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因为心中无时无刻不想着祖国。”演出结尾,全体演员齐声高呼,慷慨激昂的声音久久回荡在体育馆内。精彩的展演让馆内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还有许多观众感动落泪。
张强表示,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雕虫沧桑》的展演具有特殊意义。希望同学们以这场演出为新的起点,在科学家精神谱系中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把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
我校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2401班孟伟博扮演了老年周尧,他说,这不仅是一次角色的塑造,更是一场与前辈科学家灵魂的深度对话,在角色中深刻体会到科学家精神的伟大力量。
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4级研究生刘瑾萱是本次四川巡演的幕后记录者,她谈道,在一次次参与记录工作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周尧教授身上的爱国情怀,每一场演出都是一次向科学家致敬的实践。
四川农业大学广告学2024级郭飞龙表示,家国情怀从不是空洞的口号,他藏在舍小家为大家的抉择里,唯有将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才能让家国情怀在新时代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雕虫沧桑》自2015年上演以来历经10年打磨,公开演出二十余场次,观演超10万人次。看一次剧目,受一次精神洗礼,演一次科学家,一辈子追求科学家精神的信念,在校园中熠熠生辉。
此次汇演得到中国科协的项目资助,全国仅六部剧目受到资助,学校党委和陕西省科协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出行前,校党委副书记闫祖书看望慰问了剧组师生,嘱托校团委要精心组织好此次展演,勉励剧组师生在全国的汇演平台上传承西农精神、发扬西农科学文化,展现好西农风采。陕西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俊华一行专程来到川农看望正在排演的同学们,感谢剧组师生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做出的贡献。
展演结束后剧组和川农大师生举办观演交流会,两校师生代表畅谈台前幕后故事,就两校学生校园文化育人、科学家精神传承,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分享交流。
编辑:王学锋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