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年遇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命题,又将交出怎样的答卷?”“我们要在奉献中去绽放最美青春,在服务社会中展现青春力量”……一段段青春鲜活的讲述,一个个真挚动人的故事,说出了青年一代的担当与使命,让党的创新理论浸润每一个青年的心。
11月19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亘塬下”青年讲师团示范宣讲活动在北绣山活动中心大厅举办。来自7个学院的8位青年教师、专职团干、学生榜样走近学生、走上讲台,聚焦文化自信、生态文明、“一带一路”、新质生产力等关键词,用“青言青语”阐述党的主张。
青师慧语:点亮信仰灯塔
“国家文化公园不仅是地理标志,更是文化符号,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亡绝续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码,是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标识。”园林学院青年教师唐英通过国家文化公园背后的陕西担当、西农担当,深挖其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不清,我死不瞑目”……水保学院青年教师李彬彬讲述了四代西农人前赴后继治理黄河,为生态文明建设倾力付出的故事。他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展的各项重大修复专项与专项整治工作,分享了许多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绿”所蕴含的中国方案。
团干心声:引领青春航向
“新质生产力不仅仅是‘上天入海’的万丈豪气,也是每位青年所面临的时代命题。”草业学院辅导员李志鹏诠释了“新质生产力”与“新青年”的紧密关系,他鼓励青年学子面向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一使命矢志奋斗,做兼具学科特点和“三农”情怀的西农新青年。
“坐落于中华农耕文明发源地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动科学院辅导员王钰晨老师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参加上合农业基地建设的师生代表的重要回信开篇,讲述了上合农业基地建设5周年,张正茂研究员一行从一粒种子跨越帕米尔高原的双向奔赴的故事。
如何在奉献中绽放最美的青春,在服务社会中展现青春力量?樊蓓蕾老师通过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封回信带领大家找寻“服务祖国基层一线、服务社会急难险重、服务国家乡村振兴”的青春信念,向同学们阐释了当代青年应该如何挺膺担当、服务社会,做好新时代的收信人与答卷人。
榜样力量:激扬青春理想
青春该是什么样?人文学院王远卓同学用不同时代青年人的心声与对话给出了答案。穿越一个世纪,跨越五湖四海,一场跨越百年的时空之旅见证青春在不同历史长河中的璀璨绽放。
人文学院郑斯亓同学以“青春”为关键词,从学校九十年筚路蓝缕中追觅历久弥坚的西农精神讲起,讲述了一代代西农人坚守与践行“诚朴勇毅”校训,把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发展深度结合的故事,展现了西农青年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
食品学院张文超同学在当代青年的实践故事中细数吃苦精神在新时代青年中的价值与力量。“我们要在苦学中笃行致远,在苦战中负重前行,在苦干中为民服务,以‘自找苦吃’铸就人生底色,以青春之我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在讲述当代西农青年如何找准价值取向时,他慷慨激昂地说道。
据悉,“亘塬下”青年讲师团自2024年5月30日成立以来,紧紧围绕“铸魂强基”工程,推出民族团结、精神谱系、中华文化等14个主题73节课程的宣讲课单,62名讲师走进学生团支部开展政策解读、理论宣讲182场,累计覆盖团员和青年5550余人,着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
下一步,“亘塬下”青年讲师团将继续常态化开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示范宣讲系列活动,让青年人成为学的“主角”、讲的“主力”、听的“主体”,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学校共青团将牢牢把握引领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学校”重要使命,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共青团全面参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为共建学校“大思政”格局贡献力量。
编辑:王学锋
终审:李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