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成教学院】召开“头雁”项目专题研讨会  部署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新举措

5月12日,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学院在南校区三号教学楼召开“头雁”培育项目专题研讨会,系统总结项目实施成效,深入剖析现存问题,明确下一阶段任务。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徐海主持会议,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班主任代表共20余人参会。

600.jpg

聚焦乡村振兴核心任务 全面总结“头雁”培育成果

会议对2022年以来学校承担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进行阶段性总结。项目创新构建“321+N”西农培育模式,通过“系统化培训体系、精准化资源配置、长效化跟踪服务、品牌化成果输出”累计为八省(区)培养4004名学员,辐射带动近5万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20万农户投身乡村特色产业,有力助推乡村产业规模化、特色化、现代化发展,取得了增强头雁使命担当、形成蓬勃雁阵效应、树立行业卓越标杆的显著成效。

直面问题建言献策 共谋培育机制创新

与会人员广泛交流了“头雁”培育相关工作的总体情况、遇到的问题、切身感受和相关工作思考,积极为进一步提高“头雁”培育质量,建强乡村振兴人才“雁阵”建言献策。针对产业导师资源不足问题,提出整合校内科研团队与地方产业资源,构建“实验室+田间”产学研协同机制;针对课程针对性不足问题,建议以学员研修报告为切入点,围绕区域特色产业痛点设计模块化课程;针对跟踪服务实效性问题,倡议建立“带问题下乡、带方案回校”的闭环回访模式,组织专家团队提供持续性帮扶。会议形成多项创新性建议,为完善项目长效帮扶机制、提升培育质量提供重要参考。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部署五大重点任务

徐海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下一阶段工作需紧扣五大核心任务:一是政治站位再强化,将项目深度融入学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全局,强化责任担当,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作方向与中央部署同频共振;二是需求对接再精准,以“带动产业数、增收农户数”为核心指标,优化课程体系,推动培训成果与地方产业精准匹配;三是特色品牌再升级,依托学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整合试验站与地方企业资源,打造全国性“头雁”培育标杆品牌,形成可复制的“西农模式”;四是协同机制再完善,各部门强化协同联动,统筹师资调配、财务规范及后勤保障,形成“一盘棋”工作格局;五是风险防控再从严,严格资金使用流程,落实“事前审核、事中监督、事后审计”全链条监管,同时规范学员管理及教学安全,筑牢项目运行“防火墙”。

作为“头雁”项目承担高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将该项目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抓手。下一步,学院将持续优化“西农方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编辑:张晴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