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守住实验室安全“红线”,动物医学院聚焦安全管理核心工作,“四抓四保”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夯实责任、强化监督、密切排查、营造文化,实现实验室高效管理。
一是抓建章立制,保责任落实。动物医学院成立“安全责任领导小组”和“安全督查工作小组”,将实验室安全工作纳入学院管理目标,将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实施学院、系室、科研团队、相关教师四级联动的实验室安全准入管理责任体系,实现实验室安全管理全覆盖,逐步实行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与安全工作同考核、同奖励。学院每年与实验室签订《实验室安全目标责任书》,实验室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制订本实验室进行的实验项目的操作规程、人员培训和监督。
二是抓日常排查,保隐患消除。学院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学院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实验室人员每天进行安全自查,通过“点面结合”高效推进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整改。10月24日至26日,针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室燃爆等警示案例,学院对院属所有实验室、感染楼、解剖楼、动物房、杨凌动物医院等区域全面开展了专题联排联查工作。学院院长杨增岐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整改要求,要求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从身边事身边人抓起,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不断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遏制安全事故发生。
三是抓业务培训,保筑牢防线。学院组织专人参加实验危化品服务中心信息系统培训、实验室安全管理资质培训班等培训,针对实验室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实验室辐射安全与防护开展线上线下专题学习,进一步规范和提高管控类实验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及涉辐物品等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效率,方便师生。学院组织学院实验技术人员及管理干部参加实验技术研究与实验室管理创新重点项目申报,围绕学校科教核心工作,通过开展相关研究和实践,着力解决在实验室安全运行管理、实验技术方法创新、实验资源开放共享以及实验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为教学科研提供高质量支撑保障。
四是抓文化建设,保警钟长鸣。学院坚持安全第一、健康发展的理念,提高政治站位、突出工作重点,引导师生切实增强安全意识、坚守安全红线。为每个实验室、安全责任领导小组、安全督查工作小组、研究生配发《实验室安全检查规范化手册》;组织新生累计在线学习至少4学时,保质保量在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中参加考试;组织学生参加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营造“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人人争先、严守安全”的良好实验室工作氛围。结合学党史、办实事,针对师生提出的实验室安全等问题,学院自筹资金为实验室安装空气开关、更换插线板和纱窗、清洗窗帘、印制实验室安全标识、实验室安全检查记录表、仪器设备记录表等,进一步改善实验室环境,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学院党委书记吴继东表示,“要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强化全员实验室安全意识,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不断提升科研服务效能、不断推动实验室安全责任落实、不断强化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师生实验安全风险防范能力,确保实验室安全平稳运行。”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