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生命学院】抓好“心领域”,开启新学期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学期的学习与生活,从容应对期末考试,生命学院高度重视新学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利用寒假和开学第一周开展系列活动,切实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危机预防干预、凝聚育人合力等方面工作,努力提升心理育人工作实效,助力学生顺利度过开学适应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多措并举,大力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利用寒假举办心理“云对话”主题论坛、网络“心灵树洞”等,引导学生在放松的环境中倾吐心声,辅导员、班主任结合每个学生具体情况进行研判,借助学生“成长画像”画好“心理画像”,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前置”,让心理育人工作有依据、有重点。充分发挥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组织“家庭运动会”、“年味儿里的生命印象”、“我与围裙的故事”等系列活动,全方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切实培养学生珍视生命、热爱生活的心理品质。

健全机制,筑牢校园安全心理防线。围绕“开学季”“考试周”分类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主题,重点推出新学期适应心理指导、考试焦虑心理疏导等专项服务,对有需求的学生进行心理援助。完善“早预防、早发现、早识别、早警示、早干预”的心理危机预警工作体系,通过学期初走访宿舍、晚自习教室、学习室等,及时掌握学生在学习科研、人际交往、恋爱情感、集体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谈话、团体辅导等,针对存在困难学生,将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心理问题相结合,帮助学生纾解心理压力、提振应对信心。

完善体系,多元协同凝聚心理育人合力。举办春季学期“温心行动”工程,辅导员、班主任家访因病请假、休学学生,关心学生治疗、休养状况,安抚学生情绪,同时帮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所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和规律,积极寻求学生家庭成员的有效支持,让学生在家也能感受到学校的关爱和温暖。召开专题培训会、主题班会等,多渠道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心理健康与发展中心,熟悉心理咨询预约流程,用好心理发展辅导室、团体活动室、综合素质训练室等服务平台,形成“学院+中心”心理育人模式,完善自助与他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进一步凝聚协同育人合力,共同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