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的‘克星’,老百姓的‘福星’”“爱心传递温暖,‘农情’呵护希望”“情系红薯,心为农户”“小菌菇的致富经”“科技支撑培育一方希望,青春扶贫温暖一片人心”“身残志坚勤耕作,双手托起致富梦”“莲花‘扮靓’致富路”“年过花甲的家中‘顶梁柱’”……这一个个亮眼的句子,是我校合阳研究生助力团成员们起草的“脱贫攻坚典型”的题目。
8月21日,在合阳研究生助力团工作站,我校派驻合阳第五批研究生助力团以研讨会的形式举行8月份主题月活动。活动以“写实脱贫典型,讲好扶贫故事”为主题,17位研究生助力团成员围绕挖掘脱贫攻坚典型的情况逐一介绍。学校扶贫办副主任王增信、合阳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乔俊武等参加会议并现场指导。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王增信、乔俊武等充分肯定了同学们为挖掘典型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认为同学们的典型挖掘比较全面,既有“广为人知”的耀眼“明星”,也有“鲜为人知”的幕后“英雄”,基本达到了“挖掘”的前期效果,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于如何进一步提炼好现有典型,挖掘好潜在典型,王增信、乔俊武等表示,一是要与典型案例涉及的人员沟通联系,核实内容,确保典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注意典型事例间的关联性;二是要聚焦典型性和代表性,突出扶贫典型与脱贫典型背后的故事性和正面导向性;三是既要充分挖掘典型中的学校元素,又要主动关照校县通力合作的重要内容,涉及合作社、企业、园区的还要写明带贫机制;四是要进一步梳理提炼现有典型,挖掘补全遗漏的潜在典型,力争把脱贫典型写实,把扶贫故事讲好,把校县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据了解,“挖掘脱贫攻坚典型”是学校扶贫办为了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更好总结我校定点扶贫工作成效,讲好扶贫故事,指导合阳第五批研究生助力团成员开展了一项重点工作。根据安排,每位研究生助力团成员应结合工作和派驻地实际,尽力挖掘一批具有学校扶贫元素、扶贫或脱贫成效良好的典型单位和个人,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形成100个左右的扶贫故事,以达到宣传校县合力脱贫攻坚成效和锻炼研究生助力团成员写作能力的“双赢”目标。
编辑:王学锋
终审:郭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