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高度重视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到“行动快、施策准、服务暖”,助力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行动快:提前部署,层层推进。在8月份学院发布了《致系主任/研究生导师的一封信》,并结合学校印发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预警机制实施方案》召开毕业年级就业工作专题会,明确系主任、研究生导师和班主任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中的责任和预完成目标。9月份在全体毕业生中举办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会,宣传当前就业形势和国家利好就业政策,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就业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不断坚定毕业生的就业信心和就业斗志;制定《人文社会发展学院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在党政联席会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中通报学院就业情况并实时追踪。
施策准:精准摸排,分类施策。为确保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学院悉心研判各专业学科就业形势,对毕业生就业意向、个人需求等进行全面摸排,制定针对性地就业对策。针对考研学子,学院举办考研学生动员会,从考研院校的选择抓起,帮助其设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针对到企业就业的学子,学院邀请校外专家和校内就业指导教师进行简历“一对一”修改,并针对不同的行业和单位,制定不同的面试方案,提供个性化的应聘指导。针对公考学生,学院建立“2021届公招考试交流群”,联系考试培训机构,为公考学子开设为期10天的“专题辅导班”。截至目前,学院已有11名学生通过甘肃省选调生笔试,9名学生通过陕西省选调生校内选拔。
服务暖:以生为本,服务学生。学院安排专职辅导员指导保研学生,学生助理作为各专业就业信息推送员,有针对性的推送就业信息。积极回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工作适应情况,并积极搭建就业实习平台。2020年学院已与碧桂园、荣功律所等五家用人单位建立就业实习基地,把就业岗位引进来“觅人才”。开通就业直通车,积极动员、组织学院毕业生参加陕师大、西北政法等其他兄弟院校的校招,把毕业生送出去“找机会”。组织邀请已升学到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名校的20余名毕业校友成立“考研指导团”为毕业生提供考研经验分享、心理疏导等。积极承办就业大讲堂,邀请在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和基层工作的优秀校友返校,为毕业生分享辅导员和选调生的心路历程和备考经验。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