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下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关工委和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邀请罗志成教授与学生共游东南窑及北校区教育景点,共话校史,缅怀先烈,感受西农文化,传承“西农精神”。
师生一行步入北校区南门外五台山上的东南窑。罗老师讲述了东南窑在解放前见证风雨飘摇中西农艰难发展的历史岁月、李振岐院士在东南窑地下防空洞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实验室里研究小麦条锈病的经历及康振生院士继承和传承“东南窑精神”,在东南窑进一步推动小麦条锈病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重大成就的事迹。东南窑的历史也是西农精神逐渐形成并完善的发展史,这是生生不息的“西农精神”最真实的写照。罗老师与青年学生们共同回顾了东南窑艰苦卓绝的奋斗史,两代院士在没有先进的设施条件下,将东南窑地下防空洞改造成为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的重要基地,为我国小麦条绣病研究提供了坚实保障,获得了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听到这里,青年一代不由得被李振岐、康振生等一代代西农人扎根西北,不辱使命的成就所感动。
罗老师向学生讲述西农历史
随后,师生一行走入北校区校园,来到饱经风雨沧桑的三号教学楼跟前。伫立楼前,究其历史,溯其本源,战火中留存的痕迹印证着它经历的沧桑和辉煌,八十余年时光中见证着一代代西农人的成长。墙上残留至今的弹孔诉说着当年腥风血雨的战事,楼前辛树帜老院长的铜像煜煜生辉。在辛先生的铜像前,罗老师娓娓道来,先贤一生的伟大贡献,老一辈西农人“筚路蓝缕启山林”的艰苦奋斗经历,让学生们深刻感知自己身上所负的责任与使命。
罗老师讲述辛树帜老校长的事迹
李许明同学感慨地说:“从东南窑到三号教学楼,我第一次完整感受到西农厚重的历史。原来有那么多的先辈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和汗水。楼体上的弹坑,那失而不得的奠基石碑,都是西农先辈们艰苦而又深远的过去。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当沿着先辈踏出的路继续探索,不负先人期望,将‘西农精神’发扬光大。”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