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农学院】厉害了!2017级涌现三个“学霸宿舍”

随着考研成绩陆续公布,农学院2017级的10#505、11#603、11#613三个宿舍被喜悦的气氛笼罩着,三个宿舍18人全部升学成功。这也是农学院第一次同时涌现三个学霸宿舍,18名同学全部被985工程及双一流院校录取,其中选择继续在我校深造的同学占比达到了72%。

10#505宿舍的六名男生,杨浩翔、张子然、申朝阳,马梁川、徐文汉、刘奕麟都选择在我校继续深造,11#603宿舍孙紫嫣、钟云鸿保研至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张古月、刘钰莹分别考研至我校和西安交通大学,陈坤翔、焦小盈保研至我校;11#613宿舍刘睿佳保研至中国科学院大学,辛赛格考研至浙江大学,张祯皎、张佳欣、白延倩、朱雨遥保研至我校。

取得了如此优异成绩的她们,在升学路上又有哪些故事呢?

同心协力  携手同行

11#603的六位同学表示,她们其实并非学霸,只是在深造路上选择了彼此相互扶持,抱团取暖,没有粗壮的“大腿”可以支撑她们,她们便将六双“小腿”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为了共同的梦想而奋斗。可能正是这份珍贵的姐妹情谊,让六双“小腿”在最美好的年华里走出了最美的花路。从寒风凛冽的冬日,到草长莺飞的春天,她们是永远的一行六人,每天奔走在餐厅、宿舍、自习室、实验室的“四点一线”,枯燥的环境、高度的压力,她们相互扶持、相互激励,用坚持不懈的力量散发出坚毅的芬芳。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她们是拧成一股的麻绳,紧紧拥抱、紧紧缠绕,用坚韧不拔的精神传递青春正能量。这场研途的长跑,她们齐心协力,最终成为了研途的胜者。

全力以赴  尽力而为

研途是一场持久战,从准备初试到备战复试,不仅仅是对专业知识的检验,更是对考研学子心性与意志的磨练。徐文汉坦言,考研刚开始的准备时候,自己也比较迷茫,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学什么,更看不到自己以后的路。但是,他自己想了个法子,向室友看齐,和室友同行同步伐学习。这次备考队伍里很多同学都在考研期间感到不安、焦虑、彷徨,但这群追梦人并没有停止脚步,而是咬牙坚持,时刻不肯松懈,用拼搏的热血书写着属于他们无悔的青春。

青春从来不缺少勇气,缺少的只是为理想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努力。回顾研途之路,18个同学不约而同地感慨当时的艰辛,同时也感谢那个升学路上不放弃、全力以赴的自己。18位同学中,有五位保研至外校,其中保研至复旦大学的孙紫嫣同学,是众人歆羡的对象。可看似轻松的保研,背后却凝聚着她不断奋斗的汗水与泪水。在其他同学早已斩获多个offer的时候,她保研面试屡战屡败,心理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但她始终坚信努力就会有收获。“当我收到复旦大学的拟录取offer时,很庆幸当时自己毫不保留的努力。” 孙紫嫣说道。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研途不单单是知识的储备,更是心态和方法的较量。而来自学院、老师的支持和帮助,给予了18人极大的动力,也疏解了他们不小的心理压力。农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一直把本科生教育工作放在首位,紧抓学风建设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农学院给考研学子提供考研教室、走廊桌椅,同时配备空调、饮水机,确保学习方便,环境舒适。说起考研过程中最难忘的事,辛赛格回忆,“让我最感动的是院领导和专业课老师多次来自习室慰问我们,并且经常找我们沟通,为我们加油打气,想方设法给我们提供方便。”从2020年秋学期开始至今,农学院相继举办了五场与保研考研相关的交流会,在交流会上一对一帮扶学生制定择校及考研策略,解决了很多学生在选择深造道路上的一些疑问。院党委书记张海成、院长单卫星多次提出,要积极鼓励同学们选择深造,重视同学们的备考情况,在学习生活上给予同学们最大的关怀与帮助。此外,学院主管学生工作领导、辅导员也十分关心考研学生的情况,及时分享信息、及时疏导同学们的心理压力,为他们正确备考、健康备考作好后勤保障。

选择深造之路,用心走过,便已然无悔。对于18位同学而言,他们将带着研途路上的勇气和决心继续脚踏黄土、情系三农,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