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由我校旱地土壤培肥与高效施肥科研团队与武汉禾大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行的小麦增产提质肥水智能时空匹配技术启动仪式在北校区试验田举行,这标志着我校小麦增产水肥一体化研究有了智能管理平台。
作物增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2025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推进水肥一体化,促进大面积增产”。去冬今春持续干旱,我校资源环境学院旱地土壤培肥与高效施肥科研团队在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多个地对接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大户,开展水肥一体田间试验与示范,凸显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稳产、丰产和增产潜力。
“小麦增产提质肥水智能时空匹配技术”试验研究与示范平台由武汉禾大科技有限公司出资建设,可以实现肥水远程分区控制,为团队教师和研究生基于土壤水分养分变化和小麦产量品质形成的养分需求特征,研究小麦不同生育期的肥水用量与调控参数提供支撑。
基于该平台,校企双方将进一步合作,以小麦增产提质、绿色增效为目标,发挥企业数字技术优势,结合高校科创实力,共同破解小麦提质增产中的肥水调控关键技术难题,将“施肥4R”,即正确的肥料用量、养分形态、施肥位置和施肥时间,与“灌水4R”,即正确的灌水数量、灌溉方式、给水位置和供水时期智能对接, 创新“肥水4R”智能管理技术,加快推进肥水管理新技术推广应用,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资源环境学院党委书记田霄鸿教授、旱地土壤培肥与高效施肥科研团队负责人王朝辉教授,武汉禾大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刘世生等出席启动仪式。
编辑:王学锋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