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梦想。为提升党员发展及教育培训质量,培养知农爱农新型外语人才,语言文化学院党委组织学生预备党员、发展对象在 “五一”当天走进曹新庄试验农场,开展了“传承耕读文化,厚植三农情怀”的专题党课。
闫祖书副书记讲话
在小麦试验田旁,校党委副书记闫祖书结合学校“民为国本、食为民天”的教育理念以及赵洪璋院士、李振声院士、王辉教授和吉万全教授等一“麦”相承的奋斗故事,为同学们讲述了西农人的农业报国情怀和对“三农”工作作出的贡献。他指出,在“五一”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之际,这堂特殊的党课意义非凡。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事关“中国饭碗”和粮食安全,作为农林高校学子,要心怀国之大者,增强专业自信,立志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同学们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扎实专业学习,以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服务国家战略,在拼搏中健康成长,在奋斗中书写精彩人生。
陈明训教授现场授课
在油菜试验田旁,农学院陈明训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中国油菜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和我校油菜的最新研究进展。他提到,当前我国油料自给率低,国家食用油安全面临挑战,油菜作为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大、范围广,陕西是具有多个“第一”的油菜杂交种生产基地。他指着身后的油菜,如数家珍地向同学们介绍了油菜的主要品种、特性、营养成分和育种方法,幽默风趣地讲述了师生的“下地”故事。谈到生涯规划,他建议,在国家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农林高校的语言学子具有独特的学科背景,同学们要珍惜时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涉猎农林学科专业知识,依托专业优势和学校资源探索学科交叉融合,未来在农业这片广阔的天地中有所作为。
党员发展对象孙振博表示:“通过这次与众不同的党课,使我切身感受到了劳动的伟大与科研的魅力,也让我意识到语言学子也能成为‘三农’事业发展的力量,我们也定会勇担强农兴农使命!”
预备党员刘颢表示:“来到农场,看到一顶顶草帽在这片麦海上游弋,草帽下是一个个身着洁白实验服的黝黑青年。一辈辈西农学子的家国情怀令我折服,。看着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兼修文理,学贯中西之壮志涌荡在心间。”
谈及这次党课的初衷,语言学院党委副书记滕艳萍表示,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让学生走出校园,接受劳动教育,感悟农林高校外语+的特色,让同学们深入思考外语学科如何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从而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国家战略,作出应有贡献。
编辑:王学锋
终审: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