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叔叔阿姨们对我们的帮助,祝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大年三十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党支部收到了来自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罕南力克镇卡赞其(17)村塔伊尔一家的拜年视频。视频背后,是三年来党支部不断对标争先,努力探索样板支部示范带动工作机制,积极助力国家脱贫攻坚的故事。
汇聚支部合力,为脱贫攻坚事业贡献绵薄之力
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党支部教师前往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罕南力克镇卡赞其村进行专题调研,并走访贫困户。回校后,大家继续与南疆驻村工作队联系,2019年初冬,向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罕南力克镇明勒克霍伊拉村、卡赞其村,以及阿勒泰贫困儿童捐赠近2000元的书籍、衣物等物资。2019年及2020年,了解到老乡生产的核桃、大枣及蜂蜜等特产面临销售压力后,支部成员通过联系校内相关创业团队及职工等多渠道搭建销路平台,帮助老乡解决燃眉之急,助力深度贫困村脱贫摘帽。2020年底,在得知两户贫困家庭4个孩子因多指畸形手术治疗存在资金缺口时,党支部成员又自愿捐赠5000多元爱心款,缓解老乡经济压力。得知孩子们手术顺利、逐渐康复的消息后,大家都为之高兴和自豪。老乡也感激地制作了旌旗、录制了拜年的视频来表达对老师们的深深谢意。
加强理论学习,以脱贫攻坚为主线打造思政金课
支部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充分衔接,以脱贫攻坚为主线强化理论学习,努力打造思政金课。一方面,开展脱贫攻坚主题研讨学习。支部成员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等热点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并深入乡村振兴新范本——王上村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与杨凌示范区联合组织开展城乡青年婚姻状况调研等课题研究,为美丽乡村建设建言献策。支部成员高小升副教授等人前往合阳坊镇等地面向基层干部与农民代表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等主题讲座,胡燕红等多名教师围绕乡村振兴为学生作报告;袁宝明老师把脱贫攻坚案例搬上了陕西省思政课教师大练兵的讲台;另一方面,以脱贫攻坚实践调研反哺教学,强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顶层设计,完善课程内容供给,引导同学们领悟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市民;通过脱贫攻坚事业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引导大家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高尚人生追求;通过新时代脱贫攻坚事业的伟大成功以及与国际脱贫事业的发展对比帮助学生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勇担民族复兴大任。
立足本职工作,将脱贫攻坚精神植入学生内心
支部成员在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向学生厚植脱贫攻坚精神的同时,积极探索“脱贫攻坚第二课堂”,踊跃指导学生开展脱贫攻坚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同学们在实践中深化对国家脱贫攻坚事业的理论认知,在一线工作中强化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2020年夏季学期,6名支部成员冒着酷暑和学生深入全省多地,切实开展“陕西脱贫攻坚大走访”活动。2020年,支部成员指导学生完成的思政课实践课程实践报告获校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2020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中,支部成员丁艳红副教授指导园艺学院赴合阳县关爱留守儿童义务支教服务队荣获校级一等奖。团队成员、园艺学院18级本科生暴茹表示,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国家脱贫攻坚事业为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带来的新变化,深刻体会到了总书记所讲的“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也期待今后继续为国家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