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应语言文化学院邀请,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希彭斯堡大学人际传播系终身教授、乔治·华盛顿大学组织科学与传播系讲座教授吕新安为学院师生们作了题为《Experiences of Translating LiangJiaHe》的线上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副院长田志强主持,全院师生参加会议。
吕新安教授介绍了自己翻译《梁家河》的初衷,指出译者需要对原文的文化背景有清晰的认识,并分享了自己对《梁家河》书名的翻译及译文中的具体译例。他以陕北方言“婆姨”一词为例,向大家介绍了“零翻译”的概念。他指出,如果源语和目的语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缺少经历上的对等,就可以考虑采用零翻译的策略,从而更大程度地促进不同语言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吕新安教授还通过其他零翻译的实例进一步向大家说明了零翻译策略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他表示指出,在翻译一些文化负载词时,不能简单地照字面翻译,而是要根据其文化意义翻译。他通过“下乡”以及陕北面食小吃“抿节儿”的英译为例,强调了跨文化能力对译者的重要性,以及准确理解原文情感、把握原文风格、跨文化交际能力对译者的重要性。
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就翻译的理解、一些难词的译法、常用的翻译策略以及语料库、新兴翻译技术等同吕新安教授进行交流互动。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