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人文学院】夏季学期法律实务实习精彩纷呈

7月20日下午,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法学系2020级法学本科生《法律实务实习》课程模拟法庭在智慧法庭拉开帷幕,三个班共计四个庭审累计开庭时间长达7个小时。法学系主任刘鹏副教授、董红教授、郝晓红老师担任校内评委,杨陵区人民法院法官晁琪、杨陵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赵婧、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律师肖宏宇受邀担任校外评委。

1.jpg

各班模拟庭审案例均来源于现实案件,力求在控制难度下适当保留争议空间,供同学们自由发挥。其中法学2003班的“陈伍志、陈子亮涉嫌寻衅滋事附带民事诉讼案”改编自河北唐山打人事件,聚焦于社会热点。控辩双方在准备阶段严谨梳理案卷事实梳理,明确法律适用,反复学习庭审视频,打磨剧本,力求达到最真实的庭审效果。在法律辩护环节双方围绕“陈伍志、陈子亮是构成寻衅滋事罪还是故意伤害罪”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展现了同学们对法学理论的深刻把握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每场庭审结束后,评委在自身专业领域分别对审判员、公诉人、辩护人进行了详细点评,根据同学的庭审表现现场评选了模拟法庭“最佳法官”“最佳检察官”“最佳书记员”“最佳律师”“最佳表演者”,并进行了颁奖。

本次模拟法庭实习实现了“三大结合”,分散指导和集中指导相结合,校内指导和校外指导相结合,线上指导和线下指导相结合。各班级在校内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案例选择、任务分工、文书写作、排练预演等工作。课程组安排了《刑事案例模拟庭审实务专家辅导会》系列讲座和辅导,邀请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实务专家与校内指导老师线下和线上“双师同堂”,向同学们传递庭审技巧,指导文书写作,分享实务经验,解答准备模拟法庭过程中的困惑。实习期间,课程组还安排组织了旁听真实庭审,开展了法院现场教学活动。

《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课程旨在通过案情分析、角色划分、法律文书准备、正式开庭等环节模拟审判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法庭审理的全过程。不仅增加了同学们对法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法律文书写作和法庭辩论水平,更加深了同学们对法律职业的了解。对于帮助同学们确定未来职业发展规划,提高自身综合法学素养具有关键作用。


编辑:李晓春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