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校团委 图书馆】举办第一届“青春年少好读书,寻找最美讲书人”讲书大赛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读书学习的殷切期望,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4月22日晚,第一届“青春年少好读书,寻找最美讲书人”讲书大赛决赛在北校区绣山活动中心南报告厅落幕。本次大赛由杨凌示范区作协副主席李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丽、综合素质教育学院副教授刘威、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王杰、校图书馆张策老师担任评委,吸引200余名师生到场观赛。

活动合影_副本.jpg

自大赛启动以来,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来自全校13个学院的190组个人或团队、共计230名同学踊跃参与,参赛群体广泛,涵盖了本科生与研究生。在初赛阶段,选手们以笔为媒,通过线上提交读书心得的方式,深入剖析经典典籍,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书籍的独特见解与深刻感悟。经过评委们的层层筛选与严格把关,16组选手凭借出众的表现,入围决赛。

决赛现场,选手们围绕丰富多元的书目展开精彩讲述,内容涵盖古今中外,主题涉及政治、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从展现茶文化与时代变迁的《茶人三部曲》,到记录陕西历史发展脉络的《陕西通史》;从探讨生命与哲学的《病隙碎笔》,到聚焦乡村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乡村建设理论》《乡土中国》等,每一本书都在选手们的讲述下焕发出新的活力。选手们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结合自身经历与思考,将书中的精华与魅力生动地呈现给观众。

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姬金蕊、黄奕翔、王睿琦团队以“从这里,向西走去”为题,深情讲述《西农解放记忆》,凭借深刻的内容解读、流畅的表达和出色的团队协作,荣获本次大赛一等奖。他们通过对学校解放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西农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引发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郑斯亓、王远卓、罗荣灏以“‘青’听‘习’声回响”为题讲述《习近平用典》,经济管理学院邢运晨、庞佳、郭许可以“在泥土里找中国的魂”为题讲述《乡土中国》,两组选手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独特的讲解视角和优秀的舞台表现,荣获二等奖。葡萄酒学院吕柏安、刘姝含、许珂源讲述《茶花女》,农学院田雅静讲述《我与地坛》,生命学院周晓蕾、动科学院吴立轩讲述《杨绛传》,他们在比赛中展现出良好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获得三等奖。此外,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周静和李春雨同学荣获优秀书籍推广奖。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青少年的读书学习,鼓励大家“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化时代,社会节奏快,静下心来、耐着性子坐着读本书不容易。”“数字阅读要和传统阅读结合起来,守住我们的内核和素养。”此次大赛正是学校积极响应引导广大青年读书学习的生动实践,不仅为同学们搭建了展示阅读成果与个人风采的交流平台,更在校园内营造出浓厚的读书氛围,有力激发了广大师生对阅读的热爱与深入思考。

校团委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依托读书类学生社团,持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迈向新高度,鼓励更多学生在阅读中汲取智慧、提升自我,让书香溢满校园,让阅读成为师生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助力青年学子在阅读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编辑:张晴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