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人文学院】用好用足用实用活各类资源 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强化师德养成

人文学院认真把握师德师风建设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全面加强组织领导,用好用足用实用活各类资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强化师德养成,不断打造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用好价值立标,持续加强思想铸魂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强化党建引领,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引导全体教师争当“四有”好老师。

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素质。高质量高标准推进主题教育,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邀请校领导作党的二十大精神辅导报告,全面推进处级领导讲党课和师生政治理论学习工作;开设主题教育阅读专栏,引导党员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等7本书目;引领教师深学笃行,坚定理想信念,夯实共同思想根基。

建强党支部,强化师德涵养。严格“三会一课”,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创新工作形式,组织赴田西村、王上村、扶眉战役纪念馆和张载祠等地开展实地研学,推进“经典诵读”等;建强教师党支部建设,让党支部成为涵养良好师德师风的重要平台。

加强文化浸润,树牢示范标杆。邀请樊志民教授讲授农史学科中熠熠生辉的科学家精神,从辛树帜、石声汉等先贤大师人生故事中感受“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组织中国式现代化与基层治理创新高端论坛等,邀请知名学者作报告,引导教师树牢“追求卓越”意识;坚持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推动教师忠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用足教育培训,不断强化规则立德

牢固树立“让教育者先要受教育”理念,不断优化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全面强化法纪意识和规则规矩意识。

推进法治教育,提升依法从教意识。发挥学院法学学科优势,推进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学习;成立“习近平法治思想教学研究中心”,提升普法教育与宣传水平;处级领导牵头依法从教专题调研,助力提升依法从教水平;组织教风问题专题会议,集体学习教学事故认定办法等。

划定基本底线,提升规则规范意识。组织学习《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等,明确“负面清单”不可触碰红线要求;开展教风工作作风警示和科研诚信等集中警示教育活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树牢底线思维;召开“科研诚信建设”专题学习座谈会,在研讨交流中强化科研诚信意识。

参加专题培训,筑牢遵规守纪意识。组织参加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师德专题教育,选派教师赴上海、武汉参加师德师风专项培训,赴浙江大学参加研究生导师培训,组织新入职教师及时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引导教师敬业修德。

用实榜样引领,全面提高教书育人本领

明确底线的同时,加大对先进教师表彰和宣传,激励见贤思齐,让更多教师自觉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学习先进事迹,激发担当作为。组织学习“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等先进事迹,观看《跨过鸭绿江》《一生只为一事来》等影视,引导教师从“被感动”到“见行动”。入选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级课程3门、学习强国平台慕课1门、省级教学案1个,出版省部级规划教材1部;推动本科生毕业生升学率超过43%,指导学生荣获省级“挑战杯”一等奖等荣誉10余项。

抓实典型推荐,展示先进风采。抓好“立德树人、潜心科研、敬业奉献”等方面优秀教师推荐工作,推进典型选树。推荐优秀教师、优秀教学团队、优秀导师、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各1项;获评2023年“我最喜爱的老师”1人,杨凌示范区岗位学雷锋标兵1人;入选陕西省“六个一批”人才1人,省委理论讲师团特聘专家教授、省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讲团等专家4人。

做好工作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张红教授入选2023年“我最喜爱的老师”,相关事迹刊登在校园网新闻焦点;赵晓峰教授在全校毕业典礼作《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做好自己》寄语,入选学校校园展厅专栏。学院网站、官方微信平台全方位宣传教师师德师风和各类工作动态、工作成果,掀起争做“四有”好老师的热潮。

用活事实说话,深入开展专项整治

结合主题教育和校党委第二轮巡视工作要求,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切实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落实好重点整治工作要求。

坚持问题导向,推动专项排查更聚焦。围绕教师从业禁止制度规定的犯罪行为和学术不端、言行不当、师生关系异化等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师德违规行为进行全面排查,严防“低级红”“高级黑”现象发生,守牢意识形态阵地;认真开展“三谈三审”,全面调查拟入职教师思想政治表现,切实把好教师入口关,夯实教师队伍质量,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

坚持结果导向,推动检视整改更精准。对巡视自查发现、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不到位问题,第一时间予以整改落实,加强教师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同时,畅通渠道,稳妥做好教育引导和事端处置,对排查发现的苗头性问题,由学院党委书记专门约谈,责成限期整改,严肃工作纪律,做到防微杜渐,抓早抓小,将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坚持系统思维,推动长效机制更巩固。结合专题工作调查研究,尤其是苗头性个性问题,深入剖析问题根源,锲而不舍推动整改,不断完善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不断健全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亲自部署,系所(中心)、党支部和业务秘书共同参与,师生全面融入的通力协作机制;不断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用制度的力量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机制化。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