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29日,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2021年农村金融课题开题集中调研活动在江苏、安徽等地展开,经管学院石宝峰教授带领博士生柴娜娜、赵雪参加此次课题活动。
此次调研围绕新型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由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策划,苏皖两省农业厅组织安排,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我校、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安徽、上海、重庆、山西、河南6省市农业农村厅,以及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80余位学者、行业专家参加。
南京农业大学开题汇报
在9月27日举办的开题研讨会上,石宝峰教授和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张龙耀教授分别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和“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研究”两个课题进行了汇报。6家金融机构分别就江苏兴化、江苏南京、安徽蒙城、山西翼城、上海、河南安阳、重庆城口等7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创新试点项目进行汇报。
安徽蒙城调研
随后,调研组一行赴江苏兴化、南京紫金农商银行、安徽蒙城、阜南,就新型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调研,深入掌握试点地区的产业现状,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系发展脉络。调研发现,江苏南京、安徽蒙城、阜南等地区不断创新金融支农惠农方式,聚焦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主导产业等多方主体,强化政银担深度合作,持续推出一系列政策性惠农金融产品,通过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开展“整村授信”、推动惠农小额贷、强化特色产业扶持、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农业农村征信数据库建设等举措,有效拓宽了农村贷款融资渠道,逐步解决了农村“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2021年农业农村部财务司确定2个农村金融研究课题和16个金融支农创新试点项目,重点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和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领域开展研究和试点,积极探索可借鉴推广的金融支农新模式,让金融的活水真正引入“三农”。
编辑:李晓春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