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资助精准度,学院通过暑期家访、资助政策解读等措施,完成2021-2022学年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
细心制定策略,暑期实地家访。2021年暑期,学院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学工干部分别前往陕西、山西、河北等地,切实开展暑期家访工作6次。学院在精心组建家访队伍的同时,要求工作人员认真“备课”,根据不同类型学生制定不同的策略。依据学生具体情况,划分为心理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贫困甄别有异议学生等几大类,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群体特点,采用不同的原则和方法。对学业困难学生家访中要“励”、对心理问题学生家访中要“细”、对单亲及特殊类型家庭学生家访中要“爱”、对贫困甄别有异议学生家访中要“巧”。同时,工作人员对学校资助的政策进行宣讲,并对于申请助学贷款的同学,开展诚信教育。
解读资助政策,落实立德树人。为有效落实国家、社会和学校各项政策,确保学院资助精准有力,各年级召开资助政策宣讲会,详细介绍了学校在国家政策下建立的“奖、贷、助、补、减、勤、代”的多元化资助政策体系。从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申请、各类奖助学金的申请条件和评定标准,助学贷款的申请条件和办事流程等方面向同学们进行了政策宣传。充分体现了学院经济扶助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资助工作理念,2021级新生了解资助政策,解决后顾之忧,从而为适应大学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优化评定步骤,完成困难认定。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是资助育人工作的基础,学院摸排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是重点保障人群,不断规范评定流程,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更加人性化、科学化、精准化,全面提升资助育人实效。经过学生申请、班级评议和学院初审三个步骤,学院共认定259名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其中特别困难113名,一般困难146名,学生提供的信息属实,符合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
工作结束后,学院要求工作人员及时进行记录和总结,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为以后学生日常管理提供经验和资料,定期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表现,家校互通,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确保工作出实效。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