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植物保护学科发展不平衡问题,12月6日,植保学院党委召开农药学科发展务虚会,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红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农药学科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植保学院农药学科发展务虚会
副院长马志卿重点分析了农药学科目前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发展思路与设想。胡兆农、徐晖、时春喜、姬志勤、王永宏、徐功、祝传书、王勇、高艳清、雷鹏、吴华、闫合等20余名教师分别从农药学科发展国家战略需求、学科发展使命担当、面临机遇挑战等方面进行讨论交流,并就学科方向凝练、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学科管理体制机制等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陈红在讲话中强调,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校农药学科要保持学科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发挥主体性,在资源条件有限的条件下,创造性地主动解决问题;二是要加强组织性,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人才梯队建设、体制机制建设,发挥组织优势;三是要坚持创新性,聚焦国际前沿与国家战略,在创新中下功夫,坚持顶天立地,加强基础研究,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他希望学院领导班子凝聚共识、勇于担当,组织广大教师攻坚克难,求真务实,使植物保护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落地、落实。
院党委书记张俊杰、院长胡小平指出,农药学科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建设历程中,在老一辈科学家的带动下奠定了良好基础,希望农药学科加强领军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不断提升学科发展内生动力,增强主观能动性,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谋划科技成果。
编辑:李晓春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