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陕西苹果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三秦都市报 2025-04-28 )

4月的白水县苹果园正值花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站站长高华带领农技师们忙碌在果园中,推广花前复剪和高接换优技术。

“我们从乔化栽培改为矮化栽培,并选育新品种做示范推广。”高华介绍,试验站专注于苹果新品种引进与选育、砧木筛选、优质栽培技术研发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为陕西乃至全国苹果产业提供科技支撑。

目前,陕西苹果产业正由传统栽培向着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而核心竞争力是品种选育。

西农大赵政阳教授团队围绕苹果的早中晚熟特点,经过数十年发展,成功选育出10余种苹果新品种。其中,“瑞雪”“瑞阳”“瑞香红”则是陕西省首次通过国家审定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品种,以其抗逆性强、口感佳、耐储藏等优势赢得国内市场认可。高华算过一笔账:传统红富士亩产值约1万元,而“三瑞”苹果亩产值达4万至5万元。在试验站的示范推广下,白水县建成7万亩核心示范区,苹果产值从2005年的5亿元跃升至现在的65亿元,并带动陕西果农亩均增收超3万元。

作为我国首个苹果专业试验站,西农大白水苹果试验站建站20年以来,持续攻克旱作栽培、病虫害防治等10余项关键技术,并收录了数百个国内外品种做试验。此外,无人机巡航、电子传感器等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引入,进一步提升了试验站培育效率和质量。

在白水县林皋镇北马村秋林芳果专业合作社,千余亩果园生机盎然。负责人林秋芳说:“专家全程指导栽培,配合‘肥水一体化’和‘智慧果园’系统,科学化管理让亩收益稳定在7万元左右。”

有了在白水县建站的成熟经验后,赵政阳团队在甘肃庆阳、陕西绥德又顺利建设了两个苹果产业试验示范站。试验站以解决产业难题为目的,不断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了以试验研究、示范推广、人才培养、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四位一体”的基本功能。此外,该模式还辐射到全国30余个苹果主产县,形成“育一个品种、带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的链式效应。

4月18日,赵政阳教授团队在蒲城县开展“三瑞”苹果套袋技术培训会,规范果园管理的标准化栽培。赵政阳告诉记者,团队还将围绕苹果的砧木进行技术攻关,同时,积极探索苹果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新模式。“将一个品种打造成好吃、好看、好管理、耐储藏、有特点的‘六边形’战士,还要接受农业种植、产业推广、消费市场的考验。”赵政阳说。

目前,“三瑞”苹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超60万亩,并还在持续扩大,凭借“颜值”与“实力”,它们有望成为黄土高原的苹果换代新品种。

记者手记

“金果子”助农拓市场

“三瑞”苹果的示范推广效应不仅让果农增收致富,也让中国苹果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潜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三瑞”苹果为擦亮陕西果业这块金字招牌,正在走出国门,探索海外市场。2024年11月,40吨瑞雪、瑞香红苹果从陕西发往泰国和越南,而这只是“三瑞”苹果试销海外的一道缩影。好品种带动一方产业。好的苹果既能让果农腰包鼓起来,又成为他们拓展新市场的“金果子”。

原文链接:https://qinwen.sanqin.com/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7010/11156414.html?isShare=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