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新闻 2022年3月16日)
“南北校区师生不跨区流动,南校区的研究生们无法前往北校区进行实验,这两天温室培育的小麦授粉期马上就要过了,这可怎么办?”3月13日中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韩德俊教授向学院反映了疫情防控下课题组遇到的难题。
师生居家隔离,南北校区禁止流动……一系列疫情防控举措保护了人们的安全,却也给科研工作正常运转带来了挑战。
农学相关专业试验周期长,有时多年研究才能出一项成果,错过作物生长的关键时间节点可能需要再等一年才能继续试验。“由于本次试验材料是加代小麦,如果错过了本次杂交授粉,不仅前三年的试验材料白白浪费,后面的试验也无法开展。”王长发副教授说。
在得知试验存在困难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党委迅速作出反应,组织招募居住于北校区的大一大二学生担任志愿者,协助完成小麦杂交授粉工作。号召发出短短两分钟,就有二十余名学生积极报名表示要加入这场小麦育种“保卫战”。
未料,3月13日晚,所有师生都接到了未来两周学校即将进行封闭管理的通知。接到通知后,负责对接本次工作的辅导员第一时间联系了王长发副教授,低年级的本科生没有进行过杂交授粉的操作,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难以完成杂交授粉工作。
王长发副教授思考片刻说:“那我就在北校区校园内住半个月吧,在办公室加个床,带上电脑,拿上教材,也不耽误线上上课!”就这样,腿伤还未痊愈的王长发副教授拄着拐杖住进北校区办公室。
3月14日下午,温室里加代小麦的杂交授粉工作顺利开始,王长发副教授拄着拐杖在温室里一边示范如何授粉,一边仔细查看学生操作是否正确,从下午三时到晚上22时,王长发副教授安排学生轮换休息,自己却连续在温室工作了7个小时,确保在小麦授粉期内完成科研任务。
“非常高兴我可以参加这次小麦杂交授粉工作,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感受到了疫情下带病坚守在科研一线的老师身上的无私奉献精神,真的令人非常敬佩和感动!”农学类2004班郭芷彤同学说。
原文链接:https://xzzsx.sxdaily.com.cn/amucsite//pad/index.html#/detail/9494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