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科学时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武学访谈

 《科学时报》4月28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武学:

明确办学定位 科技服务三农

  孙武学已年过六旬,在全国大学校长行列中,他的个人经历和工作风格可以说是独具个性。在担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北农林科大)校长之前,他曾经长时间在政府和企业就职。丰富的人生阅历让他始终自觉地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审视自己的责任与学校的定位。
  
  西北农林科大合并组建以来,坚持以农立校,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积极探索“有特色、高水平”的农业大学发展道路。特别是建立了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在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发展中发挥出巨大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近4年来,该校累计培养基层农业骨干4000多名,培训农民200多万人次,引进、示范和推广农牧新品种和新技术160多项,取得社会经济效益200多亿元。在西北农林科大即将迎来建校75周年暨合并组建10周年之际,针对学校的定位与下一步的发展,孙武学接受了《科学时报·大学周刊》记者的采访。

  实现农业现代化   要靠科技支撑

  《科学时报》:在新时期,西北农林科大将“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作为长远的办学目标,请问这样提的原因是什么?
  
  孙武学: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提出了“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实践载体。提出这样的目标,主要是基于以下一些考虑。
  
  第一,这是国家的战略需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多、农村人口比例大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而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农业产业化特别是现代化水平较低,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短板”。如果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目标也不可能最终实现。要解决这一重大问题,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其中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源头在农业大学。要建设一流的农业强国,必须有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作支撑。
  
  第二,学校经过建校七十多年的发展,总体办学能力已有很大提升,总体办学水平步入国内农业高校先进行列。特别是我们坚持走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在服务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办学特色。
  
  第三,中国农业生产的潜力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学校必须为发展干旱半干旱农业作出应有贡献。在1999年合并组建时,国家给予我校的重要使命就是研究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有长期的科研积累。发挥自身学科优势,解决旱区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科学与关键技术问题,就能为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大的贡献。
  
  第四,国家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为农林高校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在2004年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上,我校确定了“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特色,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目前,在按照科学发展观谋划学校发展时,我们认为在办学定位上必须遵循“有特色、高水平”的原则,把以农为主的大学特征和学校的实际突显出来,把“办怎样水平的农业大学”突显出来,使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一目标有了更加明确、具体的指向。

  技术推广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科学时报》:1999年,通过合并,西北农林科大成为全国唯一一所由7个科研机构和高校合并而成的学校,在此过程中,必然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您所遇到的阻力也可想而知,您认为当时完成这件事,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孙武学: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回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改革之路时曾说:“事非经过不知难”。那时的工作确实很难,最大的困难还是来自体制上的障碍。
  
  合并前的7个单位分属教育、科技两大系统,分别隶属不同的上级部门:西北农业大学归农业部管辖,西北林学院归国家林业局管辖,水土保持研究所归中科院和水利部管辖,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由水利部管辖,陕西省农科院、林科院和西北植物研究所由陕西省管辖。这些参与合并的单位不仅数量多,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的差异很大:单位级别不同;单位性质、职能定位以及承担的任务有很大差异;各单位职工待遇、收入也有很大差异。如何突破原有的行政体制和管理体制的障碍,也就成为了我们当时要实现实质性合并所面对的最大难题。
  
  除此之外,由于杨凌远离大城市。在当时的情况下,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办学环境相对比较闭塞,导致学校一些员工的眼界和思路受到很大的限制,我称之为观念上的“孤岛效应”。观念制约也成为当时推进改革的障碍因素。后来,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经过认真研究、统筹考虑,下决心以学科为纽带,整合资源,调整功能,强化深度融合,实现了实质性合并,完成了国家科教体制统筹改革的重大实验。
  
  《科学时报》:自学校合并以来,西北农林科大就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您当时是如何想到要探索这样一种新的模式的?
  
  孙武学:这一模式的提出也是基于合并后大学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以及杨凌农科教单位长期的传统。合校以后,我们按照大学的架构来重新设计学校的布局。大学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所以大学教师必须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但是原来科研机构的一些科技人员,由于缺乏教学资历和经验,很难“插手”教学,这就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开始考虑承担农业新技术推广的任务,在合校之初就设立了科技推广处。因为合并前的几个省属科研单位,原来就承担着大量推广任务,对于农业技术推广“轻车熟路”;同时,处在杨凌这样一个全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推动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也理应成为我们的责任。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我们开始着手研究农业推广问题。
  
  我们仔细研究、借鉴了美国的农业推广模式。美国所有的州立大学早期都是赠地学院,是从农学院发展起来的,农业技术推广是美国各州立大学的法定责任;州立大学的农学院院长,就是这个州的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这种体制一直延续到现在。各州政府把农技推广需要的资金投给大学,由大学负责具体推广任务,实现农业技术相关的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
  
  但是,我们又不能完全照搬美国的经验,我们有自己的国情,因此需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设计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经过研究和实践,我们提出:“农技推广应在政府的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建立以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站)为载体、农业科技培训和信息咨询服务体系为支撑的‘一体两翼’科技推广新模式。”
  
  《科学时报》: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孙武学:新模式的基本思路是组建多学科参与、多专业协同、多层次联动的科技推广队伍,开展从“土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技术服务;在农业区域产业中心地带建立产学研三位一体的试验示范站,构建“大学——试验示范站(基地)——科技示范户——农民”的科技进村入户快捷通道。
  
  《科学时报》:在具体的农业推广实施过程中,您又是如何做的?
  
  孙武学:农业现代化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产业化。农业生产是一个自然再生产的过程,受自然规律的影响很大。农业生产必须要遵循自然和经济的双重规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征。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农业技术推广中,选择在农业的最佳产区建立试验示范站,让专家教授走出实验室,深入农业产业实地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给农民做出示范,引导农民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发展。由于农业的门类很多,我们首先以陕西区域农业主导产业为主要对象,先后在主产区建立了苹果、蔬菜、甜瓜、猕猴桃、茶叶、红枣、核桃、板栗、水产等一批试验示范站和示范基地,同时在陕西、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建立了一批以小麦、玉米、油菜为主的农作物示范基地。
  
  这一探索目前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以白水苹果试验站为例,试验站把陕西苹果主产区20多个县的苹果示范户集中起来,通过室内讲课、室外示范的方式进行现场培训,效果非常好。除了周边县的农民外,一些其它省市苹果产区的农民也都慕名前来学习,这就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用真情留住人才

  《科学时报》:我们知道您吃住在学校,和师生打成一片。很多普通员工至今还把您回给他们的拜年短信留在手机里,请问您留住人才的秘诀是什么?
  
  孙武学:到大学任职之后,我很快便意识到,大学要想发展,就必须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建设和学校近年来的大发展,极大改善了科教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可以说,国家为学校引人留人解决了大环境问题。但学校本身要留住人才,还是要靠真情感动人,用事业吸引人。作为学校的领导,要真心实意地吸引人才,千方百计为人才创造条件。这些年来,只要是学校引进的人才,我都会无一例外与他交谈,了解他需要什么支持,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只要在我职权范围内的,我都会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因为只有得到了学校的支持,这些引进的人才心里才会比较有底气,才能沉下心来,一心一意干工作,为学校发展服务。
  
  孙武学:在下大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处理好引进和培养之间的关系,努力构建融洽、和谐、有序的政策环境和人际环境。如果不能很好地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会影响到“本土”人才的工作热情。对此,我们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的原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自身人才的培养规模和力度。
  
  在国家支持下,我们近几年先后派出了近三百人到国外作高级访问学者,还选派二三百名教师到国内的高水平大学,根据自己的学科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学校“本土”人才的水平。从2005年起,我们实施了包括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学科带头人支持计划、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教学名师支持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强校计划,促进校内人才尽快脱颖而出。这些措施的实施,也防止了“本土”人才产生不平衡感,使他们能够安心、舒心、尽心地开展科研和教学工作。

  基础课教学  在大学中应占重要地位

  《科学时报》:您曾经提出过要高度重视提高基础课教学质量,也曾经为此专门在学校进行了多次调研,您是怎样看待基础课在高校中的位置的?
  
  孙武学:对于农业大学来说,基础课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农学学科长期以来被看成“经验性学科”,和高新科技结合不紧,其原因便出在基础上。从本质上说,大学首先需要给学生提供的便是基础性知识,基础理论扎实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长远发展。我国高校目前的专业口径分得过细,长期形成的重专业轻基础,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对农业大学而言,这一问题尤其突出。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基础课的教学,特别是生命科学的基础课程教学。因为大农学门类诸学科都是生命科学的组成部分,不管是林果还是作物,植物还是动物,其基本构成单位都是基因、蛋白质、细胞这些生命物质。要实现用现代生命科学的理论、方法提升传统农学学科的目标,必须加强生命学科基础类课程教学。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将以深化教学内容和调整课程设置为中心,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譬如,我校过去遗传学授课由农学院的教师承担,大多以小麦遗传为主要讲授内容。目前国际上的遗传学理论发展速度非常快,单纯以小麦遗传为主的授课内容显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决定由生命学院承担起全校基础课程的授课任务,大量选派从综合性大学毕业或是从国外归来的教授授课,把生命科学领域最先进、最前沿的理论教给学生,让学生在厚实的基础上,再进行专业方向的学习,这样便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多学科发展须保留原有优势

  《科学时报》:作为一所农林学科专业特色非常明显的高校,对于西北农林科大的发展,您也曾提出过“特色就是生产力,特色就是水平”,在如今高校更多地倾向“多学科发展”的大环境下,您认为如何能够处理好“特色性”与“综合性”之间的关系?
  
  孙武学:对于经过长期积累,原有的学科布局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传统、一定结构的高校来说,盲目地向综合方向发展不是最优的发展路径。行业办学条件下建设起来的大学,不应追求摆脱自身的行业背景,更不能放弃自身的行业优势。这类大学可以往多科性方向发展,但必须保持和发扬学校的传统学科优势。在此基础上,拓展相关的横向学科,培育匹配的新兴学科。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培植属于自己的学科群。譬如信息学科,目前国内所有高水平大学都设置有相关专业,西北农林科大也不例外,但我们要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就一定要向数字农业、数字环境、精确农业、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等方向拓展,从发展农业数字化、信息化角度思考如何建设信息学科。


 大学校长须担当协调者角色

  《科学时报》:在您看来,大学校长的首要职责是什么?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校长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孙武学:大学校长首先需要承担的是办学治校的管理职责。作为一名大学校长,首先要知其所任,核心是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科学研究规律、大学发育成长的规律,精于管理,善于协调。大学要发展,校级领导班子必须善于进行战略谋划和战略管理,要全面实现学校的办学任务,也必须精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管理。大学内部是一个内容庞杂的“小社会”,各个办学系统之间、以及广大师生的权利和利益需要统筹协调,合理兼顾。在这方面,大学校长要当一个协调者的角色。
  
  《科学时报》:您曾提到,在我国,“三农”问题依然是一个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发展的“老大难问题”,而西北农林科大又是我国唯一一所处在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高等院校,作为一校之长,您是否觉得压力很大?
  
  孙武学:对我而言,的确感到不小的压力,这份压力来自于国家支持、领导的关注和全校师生的期望。近几年,国家十分重视西北农林科大的发展,国家领导人也经常到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对我们给予厚望,也使我们深感责任、使命重大。这些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理应做得更好,今后我们还要更加努力。

责任编辑:杨耀荣